“低空經濟”概念有愈演愈烈的勢頭,賽道中的玩家越來越多,一場關于“空中汽車”的內卷已經打響。
不久前,廣汽集團在2025香港國際汽車及供應鏈博覽會上全球首發(fā)了他們首款量產的飛行汽車GOVY AirCab,并開啟預訂,按照官方海報的說法,GOVY AirCab的售價不會超過168萬元人民幣。
(圖片來自高域GOVY)
電車通進入了官方提供的預定渠道,發(fā)現(xiàn)GOVY AirCab明顯就是面向B端產品,還是問卷的形式,需要填寫公司名稱期望購買數(shù)量、使用場景等。
但比起電車通此前報道過的在淘寶店上架銷售的億航智能EH216-S飛行汽車,價格上已經有了比較明顯的下降了。
(圖片來自電車通)
這并不是廣汽在科技日上推出的分體式飛行汽車GOVE,比起這款,GOVY AirCab的造型還是目前比較常見的多旋翼垂直起降設計。硬件上,GOVY AirCab采用了大面積的航空級碳纖維復合材料,機身結構碳纖維使用率超過90%,減重超30%;續(xù)航里程30km,支持25分鐘快充,15分鐘內就可以將電量從50%充至100%。
座艙提供兩座布局,內置5G網絡、智能助手、香薰等功能,也支持冗余飛控導航系統(tǒng),支持系統(tǒng)全程監(jiān)控、云端自檢等;配備L4級智能駕駛,算力超500TOPS,最大探測距離超過300米。不出意外,這應該是一套從Robotaxi自動駕駛車上延續(xù)下來的方案。
話又說回來,飛行汽車發(fā)展的速度遠超想象,大多數(shù)人還未真正了解到飛行汽車之前,這條賽道已經充滿了火藥味。各種設計理念和解決方案層出不窮,又有車企等企業(yè)跨界而來,行業(yè)究竟找到飛行汽車的正確方向了嗎?
設計百花齊放,什么是飛行汽車的理想形態(tài)?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距離第一輛飛行汽車的誕生,已經過去了108年,說實話,從歷史來看,飛行汽車并不比汽車年輕多少,然而時至今日,在多數(shù)人的觀念里面,汽車還是汽車,飛機還是飛機。飛行汽車這條賽道已經很卷,億航智能、峰飛航空、億維特等公司均有涉及。
實際上,很多造車企業(yè)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積累相當經驗之后,也在嘗試將電池、電機、電控、自動駕駛等技術,“平移”到飛行汽車上來。甚至說比起原來就在做飛行器的公司,車企切入飛行汽車賽道,往往更有想法、更有技術。
飛行汽車其實有專門的名稱,叫“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雖然都叫飛行汽車,但設計理念和解決方案就像諾基亞功能機時代那般百花齊放,除了傳統(tǒng)的多旋翼垂直起降方案,還發(fā)展出了許多新奇的路線。
小鵬匯天可能是點子最多的一個品牌,根據(jù)官網信息,有“陸地航母”分體式飛行汽車、一體式飛行汽車,以及全傾轉旋翼飛行汽車。其中“陸地航母”飛行汽車已經接近量產狀態(tài),陸行體和飛行體可以自動分合,代表的是立體出行方向。
何小鵬曾說,“陸地航母”飛行汽車的售價將不超過200萬元人民幣。
吉利沃飛長空更注重載重,旗下的AE200采用的是eVTOL+傾轉旋翼方案,也被稱為“空中MPV”,雖說只能在天上飛,但能夠降低自重和零部件數(shù)量,把更多的載重讓給乘客或貨物,同時降低研發(fā)成本。AE200的最大起飛重量可以達到2500kg,最多承載6人。
由于飛行汽車需要克服重力起飛,對重量十分敏感,常規(guī)的多旋翼飛行汽車只能承載2名乘客,續(xù)航里程普遍不超100km,使用場景難免受到限制。沃飛長空的方向,就是重載。
(圖片來自沃飛長空)
廣汽集團的飛行汽車其實也很有想法,曾在2023科技日上亮相了他們正在研發(fā)的GOVY AirCar。GOVY AirCar采用分離式機體構型,和小鵬匯天的“陸地航母”有些類似,也能實現(xiàn)陸行體和飛行體的分離,但理念不太一樣。擁堵的時候,飛行體可以離開車體,快速到達目的地,而底盤則可以借助ADiGO PILOT自動駕駛前往目的地。
這次率先量產的GOVY AirCab,從方案上來說是保守了些,不過好的地方就是,傳統(tǒng)多旋翼垂直起降方案更加成熟,可以更快投放到市場“鍛煉”。如果讓電車通來說,像GOVY AirCar這樣的分體式構型的飛行汽車,更能代表這個品牌的特色,營銷上更容易形成記憶點。
(圖片來自高域GOVY)
雖說官方對GOVY AirCab的定義是“立體出行方案”,電車通對此有別的看法,立體出行的概念更應該像陸地和低空飛行兩種方式的結合,也就是類似GOVY AirCar那樣的分體式構型飛行汽車,或許更接近立體出行的未來。
不過,電車通還是要潑一下冷水,飛行汽車不火,原因不在技術上,而是在成本和應用生態(tài)上。
飛行汽車的攔路虎,不在飛行汽車自身
從飛行汽車的技術出發(fā),以新能源車企跨界為例,不管是三電還是外觀、材質,都有很多共通的地方。飛行汽車中的電機、電控和電池占約40%的價值,其中很多設計、用料和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都有一定的重合。加上愈發(fā)成熟的自動駕駛技術,不夸張地說,新能源車企造飛行汽車,可能還會比原本就在做飛行器的公司更有經驗。
沃飛長空曾向電車通表示,eVTOL與新能源汽車的“三電系統(tǒng)”大概可以共享70%的供應鏈,甚至連補能體系都可以共用,比如沃飛長空現(xiàn)在使用的充電系統(tǒng),就是吉利旗下極氪的充電樁和800V高壓充電系統(tǒng)。
借助這種相似性,不僅是天上飛的,比亞迪、廣汽集團、特斯拉、小鵬等公司還在布局“地上跑的”機器人,部分企業(yè)已經探索將人形機器人應用到汽車生產制造領域,奔馳等車企已經官宣。
(圖片來自@高域GOVY)
回到低空飛行上,飛行汽車不同于四輪汽車,前者需要克服重力飛行,就意味著越輕的機身,能耗、載重性能越好。為了解決輕量化的問題,飛行汽車不得不采用碳纖維等輕量化合成材料,以及更輕量化的電池、電機等,降低飛行汽車的重量。
堆料不難,通過高端輕量化材料給飛行汽車減重,往往是最“燒錢”的做法,廣汽GOVY AirCab的機身90%都用了碳纖維合成材料,一般來說,只有數(shù)百萬的輕量化超級跑車,才會運用如此高占比的碳纖維材料。話已經說得很明白,各種高端輕量化加身的前提下,飛行汽車走進民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了極少數(shù)敢于嘗鮮的有錢人之外,飛行汽車根本不能像普通四輪汽車一樣走進千家萬戶,至少目前來看。
短期內C端走不通,這些一心“上天”的車企,就把目光放到B端上。就拿廣汽GOVY AirCab來說,它的應用場景就是低空游覽和文旅出行。一方面,B端有批量采購這些載人無人機的條件,還可以購買載人無人機的全套服務,包括充電、維護等,應用場景也十分明確,就是共享租用形式,除了前面提到的低空游覽,一些采購載人無人機的公司,也會開發(fā)一些特色航線,如市區(qū)漫游航線、郊外景區(qū)戶外觀光,以及針對市區(qū)-景區(qū)的往返路線。
而對于這種前沿交通工具,也可以向高端商務出行/接待發(fā)展,等到飛行汽車形成一定規(guī)模之后,演化出類似“空中滴滴”的運營模式。
(圖片來自億航智能)
然而在電車通看來,B端采購規(guī)模總歸有限,車企的確可以通過快速布局搶占市場,后續(xù)還能否保持銷量,只能說還不明朗。換言之,飛行汽車現(xiàn)階段只有兩個意義:一個是企業(yè)展示科技形象,吸引媒體和投資方的目光,增加營銷效果,另一個就是試水新市場。
畢竟,新能源汽車已經是一片紅海,車企之間已經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競爭空前激烈,如果想要進一步擴展規(guī)模增收,除了借助現(xiàn)有技術跳入新的圈子,已經很難有更好的選擇。
根據(jù)廣汽集團對外公布的2024年業(yè)績,其在2024年的營收為1067.98億元,同比下滑17.05%;凈利潤為8.24億元,同比下滑81.40%。原因在于,汽車行業(yè)競爭加劇、價格戰(zhàn)激烈。
另一方面,廣汽集團2025年1、2月汽車銷量為197158輛,同比下降14.42%。這些數(shù)據(j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汽集團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窘迫,也似乎能夠看出來,他們想在一些新的領域整一波大的。
(圖片來自@高域GOVY)
但要讓飛行汽車成為車企的新增長曲線,現(xiàn)在還為時過早,成本和應用場景,以及相關的配套設施、法規(guī)和標準都沒有徹底解決,只能在地方政策推動之下小范圍試運營。
話雖如此,低空經濟這條路開了頭,無論是廣汽集團,還是其它正在推進飛行汽車研發(fā)的車企們,長遠來看,這樣的探索并非沒有意義。
車企“造飛機”:跳出舒適圈,避開“火力圈”
造天上飛的,造地上跑的,有的時候很難理解車企們的“不務正業(yè)”。
換個角度看,智能汽車領域的競爭還未真正決出勝負,“新勢力五常”格局正在形成,但傳統(tǒng)合資品牌借助中國研發(fā)力量之后,也獲得了十分積極的收效。真正的大決戰(zhàn)到來之前,這種“你追我趕”的焦灼感依舊會長期存在。另一方面,智能汽車的體驗將會趨同化,就像智能手機一樣,除了設計和風格上的差異,用戶體驗和技術不一定會像智能汽車今天一般有斷層式差距。
正因如此,車企跨界開辟“第二戰(zhàn)場”,通過技術復利去開拓新的市場,充滿風險是真,一旦做成,或多或少都能夠反響影響車企在行業(yè)中的影響力。
對了,現(xiàn)在再用“車企”來形容這些技術底蘊深厚的主機廠已經不太合適,因為,它既可以造車,也可以造“飛機”(飛行汽車),更可以造人形機器人,技術很有可能都是同一套,只是形態(tài)有區(qū)別罷了。我們不能否認廣汽集團等主機廠在飛行汽車方面的努力,若等到飛行汽車真正成為風口再行動,已經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