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社會綜合治理作為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肩負政策落地、矛盾化解、社會和諧等核心職責。面對治理復雜化、訴求多元化的挑戰,瓜州縣以“新理念”破局、“新機制”筑基、“新手段”賦能,繪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善治新圖景,讓社會治理工作既有“力度”,更具“溫度”,切實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提質增效,進一步擴大“暖心瓜州”社會治理品牌影響力。
執“理念革新”之筆,夯實治理根基。以樹牢“全域統籌”理念,破解“條塊分割”困局,瓜州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紅色引擎”作用,在社區、商圈、小區、樓院織密治理網格,推動黨建、行政及社會資源向網格集聚。深化“中心吹哨、部門報到”機制,針對老舊小區改造、物業糾紛等權責交叉難題,統籌住建、消防、公安、司法等部門聯合攻堅,實現從“單兵作戰”到“協同作戰”的轉變。通過建立“民生需求清單”與“資源供給清單”動態對接機制,精準匹配群眾急難愁盼,推動治理重心下沉,讓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筑牢善治根基。
運“機制創新”之墨,提升治理效能。針對治理碎片化問題,系統構建“全周期管理”機制,推動網格員常態化開展巡查走訪、矛盾調處和民生服務,不斷延伸服務觸角。創新建立“分級響應、一站化解”工作體系,通過一般性矛盾由網格調解員及時就地化解,復雜問題通過聯動政法、綜治中心、公安、司法、信訪等部門協同處置等方式,持續加強矛盾糾紛前哨發現、分級處置、集中研判、綜合評價全過程閉環管理,全力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和化解質效。積極整合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等職能,對物業糾紛、鄰里矛盾實施源頭治理,確保需求在網格發現、問題在網格解決,不斷提升基層治理精準度。
以“服務創新”之策,彰顯治理溫度。著力聚焦老人和兒童的實際需求,通過整合資源力量、創新服務模式,積極探索“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模式以及“普惠托育+社區”育兒服務模式,扎實推進“一老一小”服務工作,努力托起民生幸福。搭建多元協商平臺,引導居民共議停車管理、小區綠化等“關鍵小事”;培育自治力量,引導外賣騎手、快遞小哥、志愿者擔任社會治理“移動哨兵”,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居民參與”的治理生態,推動治理邏輯從“行政管控”轉向“需求響應”,讓群眾獲得感成為衡量善治的核心標尺。(張愛霞)
來源:瓜州縣委政法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