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風光 李可染 1972年作
齊白石老人有一方印章,文曰:“癡思長繩系日。”是說“尺璧非寶,寸陰是競”,為了不讓時光流逝,恨不得用繩子把太陽拴住。齊老還有一方印章,文曰:“天道酬勤。”他以此為座右銘,勤奮自勉。在他八十七歲到九十七歲這十年里,我有幸能為他老人家磨墨理紙,深受齊老這種精神的陶冶。
齊老早年在湖南農村作木匠,每在夜間勤奮練功,以松明為燈,以舊賬簿紙作畫,一部殘破的《芥子園畫譜》反復摹寫達數十遍之多;后來又在家宅四周,種花種樹,養蟲養鳥,直接觀察自然界物象的神姿風采。他五次出游,走遍了半個中國,生活經驗極為豐富,觀察社會現象相當深刻。
李可染 江南春雨 紙本設色
如果仔細考查一下齊白石先生一生的作品,不難發現,他是走著一條多么困難而又漫長曲折的道路,尤其在他幾次“變法”(藝術風格的變革)的時候,曾以驚人的毅力,為“變法”付出了巨大的辛勤勞動。正因為這樣,他在很晚的時候才形成一種獨特的壯麗感人的藝術風格。
藝術家的勤與儉是聯結在一起的。齊老一生勤奮,作畫不息;而生活上又十分簡樸。一般人常有的某些娛樂和嗜好,他都很少。
著名京劇武生老演員尚和玉曾對我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在臺上演戲,觀眾看來很輕松愉快,人們并不知道,我們在臺下流過多少汗水。為了給觀眾以最大的藝術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滿足,實際上我象半個出家人,許多娛樂和休息都放棄了。”我看白石老師的一生也確實如此。
李可染 江南水鄉 紙本設色
九十歲以后,白石老人每天平均至少畫五張畫,多時達八、九張畫。除了生病,從未間斷。過了九十五歲,齊老精力陡然衰退,經常神智不清,有時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會寫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手不離筆,作畫不息。九十六歲和九十七歲的兩年,也就是他臨終前的最后兩年,還為我們留下極其精彩的藝術珍品。白石老人的畫筆,可以說一直到死才放下來的。他臨終前給我最后一幅手跡是“精于勤”三個字。
算來白石老人藝術上磨練功夫足足有七、八十年之久。他的藝術造詣之深和藝術境界之高,絕非偶然,實為一生勤奮的結果。
李可染 年春之葛嶺 紙本設色
黃賓虹先生也是一生勤奮,嘔心瀝血,苦練功夫。晚年,他為了表現祖國山川的渾厚華滋,在墨法上下了大功夫。他反復試探傳統的破墨積墨法。一張畫能畫七、八遍乃至數十遍,使畫面郁郁蔥蔥,氣象蓬勃,豐厚之極,而又不失于空靈。
賓虹老人的畫,一掃明清兩代的一些文人畫單薄凋疏衰敗之氣,豐富了山水畫的表現力,為我們留下極為珍貴的藝術遺產。
李可染 雨后瀑聲喧 紙本設色
賓虹先生為了實現他在藝術上的理想,一生堅持磨練,百折不撓。年近九十高齡的時候,雙眼出現了嚴重的白內障,伸手不辨五指,仍然堅持作畫不息,以致題字多有錯亂模糊;有時把兩三個字重疊寫在一處;間或也有一張畫畫了正反兩面的。黃老逝世前一年的夏天,我到杭州去看他,老人在一一個晚上就一口氣勾了八張山水畫的輪廓。前輩老師用功之勤苦,實非我等后輩可及。
徐悲鴻先生作畫勤奮,常以“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這兩句話勉勵青年。黃胄一年畫了二十多刀宣紙;吳冠中畫畫,一坐下去連續畫了十個小時不起來。中午吃點干糧又接著畫下去。這種勤奮精神,難能可貴。
數十年來,我為了探求學習藝術的門徑,曾在全國各地拜師訪友,結識了不少藝術上成就很高的老前輩。他們的言行和藝術成就都給我以深刻的啟發和教育,使我體會到他們的成就雖然各有不同,取得成就的條件也非止一端,然而他們取得很高的成就,有一條原因是共同的,這就是為了實現自己藝術上的理想,提高藝術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他們的藝術生涯沒有一個不是在勤奮中度過的。
李可染的經典山水畫
毛主席詞意圖 設色紙本 1972年作(484萬元,2005年11月北京華辰)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設色紙本 1962年作 (407萬元,1999年中國嘉德)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紙本 水墨設色 1963年作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設色紙本 1964年作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設色紙本 1964年作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設色紙本 1964年作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設色紙本 1964年作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設色紙本 1964年作
萬山紅遍 設色紙本 1963年作
萬山紅遍 設色紙本 1964年作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設色紙本 1964年作
韶山 1969年作 (1624萬元,2009年5月北京誠軒)
作于1969年的《韶山》,在李可染《韶山》山水畫創作中最早的一幅,也為那個時代的紅色文化留下了印跡。
革命圣地韶山 設色紙本 1971年作 (6842.5萬元,2011年12月南京經典秋拍)
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舊居 設色紙本 1974年作 (1.24億元,2012年5月中國嘉德春拍)
長 征 鏡心 1959年作 (1.075億元,2010年11月20嘉德秋拍)
長征 鏡心 1978年作(9856萬元,2010年12月北京保利秋拍)
千巖競秀萬壑爭流 紙本 墨筆淡彩
雁巖一景 設色紙本 1962年作 (759萬元,2011年西泠春拍)
春雨江南 設色紙本 1962年作(231萬元,2005年5月北京榮寶)
樓臺煙雨圖 1962年作
清漓漁船圖 鏡心 1962年作
漓江紀游 設色紙本 1963年作
陽朔一景 設色紙本 1963年作
陽朔一景 設色紙本 1963年作
愛晚亭圖 設色紙本 (682萬元,2005年5月中國嘉德)
黃山風光 設色紙本 1963年作 (335.5萬元,2006年6月北京嘉寶國際)
黃山煙霞圖 鏡心 設色紙本 1963年作(483萬元,2011年9月山東天承秋拍)
丹霞楓林 設色紙本 1963年作 (748萬元,2006年11月中國嘉德)
婁山關詞意 設色紙本 1964年作 (1175.1萬元,2007年10月香港蘇富比)
漓江勝景 立軸 1964年作
大柏地詞意 設色紙本 1965年作
峽江圖 設色紙本 60年代
巫峽帆影 設色紙本 (203.5萬元,2006年6月中國嘉德)
巫峽帆影
無限風光在險峰 設色紙本 1973年作 (487.2萬元,2007年12月北京翰海)
雁蕩山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73年作
花果山 1973年作
蜀山春雨 設色紙本 (231萬元,2006年5月北京榮寶)
江山勝覽圖 設色紙本 癸丑(1973年)作 (314.6萬元,2008年4月中國嘉德)
江山覽勝圖 設色紙本 癸丑(1973年)作 (209萬元,2006年4月北京匡時)
漓江勝景 1973年作 (1650萬元,2011年12月北京保利秋拍)
井岡山 設色紙本 1975年作 (694.4萬元,2007年11月北京保利)
革命搖籃井崗山 設色紙本 (672萬元,2007年12月北京榮寶)
漓江襟江閣 立軸 1977年作
巖泉積翠 設色紙本 1977年作 (268.8萬元,2008年4月北京華辰)
雨后斜陽圖 設色紙本 70年代中后期作
黃山圖 鏡心 水墨紙本 1977年作(437萬元,2011年9月山東天承秋拍)
清漓勝境圖 設色紙本 1977年作 (1030.4萬元,2007年6月北京翰海)
漓江雨中泛舟圖
雨中漓江 紙本設色 1977年作
水晶宮 設色紙本
杏花春雨江南 鏡心 設色紙本 1978年作
漓江邊上 1979年作
九華山 設色紙本 1979年作
山嵐松云 1979年作
黃山煙霞 設色紙本 1981年作(2357.5萬元,2011年11月中國嘉德秋拍)
高巖晨嵐 設色紙本 1982年作
千巖萬壑 設色紙本 1982年作
山林清音圖 設色紙本 1984年作
黃山松云圖 設色紙本 1984年作
翠溪人家 1986年作
夏山滴翠圖 1986年作(1495萬元,2011年11月中國嘉德秋拍)
萬木蔥中見人家 1986年作
山村飛瀑圖 設色紙本
雨后夕陽圖 設色紙本 1987年作 (352萬元,2005年12月中國嘉德)
滿山青翠擁山堂 設色紙本 1987年作(515.2萬元,2008年5月北京保利)
煙江夕照圖 設色紙本 1987年作 (1540萬元,2005年11月北京誠軒)
欲雨欲晴 設色紙本 1988年作(264萬元,2005年12月西泠秋拍)
密林煙樹 設色紙本 1988年作 (448萬元,2008年11月中國嘉德)
雨后圖 設色紙本 1988年作
山水清音 設色紙本 1988年作
水邊人家 設色紙本 戊辰(1988年)作(264萬元,2006年6月中國嘉德)
桃花煙雨 設色紙本 1989年作
亂山叢中百丈泉 設色紙本 1989年作
巍巍萬重山 設色紙本 1989年作
雁蕩山 66.1cm×43.5cm
雁蕩山百崗尖
秋山一瞥 立軸
德國森林古堡 鏡心 1957年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