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東雖然被稱為“余大嘴”,但其實很少談論華為的研發費用,面對目前紛繁復雜的輿論環境,不少廠商為了營銷需要,各種假自研層出不窮混淆視聽,余承東認為有必要高調報出自家的研發費用。6月11日,在華為Pura80系列發布會上,余承東強調科技長跑的關鍵在于長期研發投入的耐力,華為近10年研發投入累計高達12490億,累計全球有效授權專利15萬項。
10年累計研發投入12490億,平均每年超千億,放眼中國沒有一個企業可以匹敵,就是放眼全世界也能排進前五。華為在多個領域做到了第一,各種新技術和創新層出不窮,就在于堅持長期研發投入,這也是余承東遙遙領先的秘訣。華為用市場反哺研發,研發出來的新技術又形成了新的市場護城河,華為已經進入了良性循環,友商根本學不來,更追不上。
近日,《人民日報》專訪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他特別重視基礎理論研究,強調沒有理論就沒有突破,我們趕不上美國,任正非認為基礎理論研究時間長,出成果慢,理論科學家的孤獨的,我們要尊重理論科學家,社會要包容,國家要支持,要有戰略耐心,對于基礎理論研究不要設定考核指標。
任正非睿智深邃,高瞻遠矚,用戰略的眼光看待基礎理論研究和產品研發,華為已經贏在了戰略層面,友商用再多的戰術也無法戰勝華為。2024年華為研發總投入1800億,研發投入占總營收的20%以上,其中600億投入基礎理論研究,不設考核指標,另外1200多億則用于產品研發,設定考核指標。
目前,華為有數學家700多名,物理學家900多名,化學家100多名,總研發人員超10萬,占比50%以上。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2024年全球知識產權申報統計數據,華為以6600件的申請量排名第一,獨一檔斷層式領先,三星和高通排名第二和第三,申請總量不足華為的2/3。
華為為研發設置了一條紅線,那就是20%,不管利潤如何變化,每年都將營收的20%投入研發。華為2024年營收8621億,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2025年華為營收預估突破萬億,研發投入將超越2000億,友商離華為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別說趕超華為,可能連華為的影子都看不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