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時間,可以說是燃油車新能源汽車轉型的關鍵階段,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50%之后,似乎止步不前了,可能有些關鍵的節點還需要打通。而對于很多已經購買了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車的小伙伴來說,嘴上也時常掛著一句話,那就是開慣了電動車,燃油車就真的回不去了。那么到底怎么個“回不去法”,還是需要花點口舌聊一聊的。
換個擋,雨刮器“甩”個什么勁兒?大家可能都已經看到了,在燃油車市場很少被用到的電子懷擋,到了電動車上,都快成標配了,就連7萬元級別的海鷗(參數丨圖片),也配上了電子懷擋,電子懷擋用起來當然非常方便、快捷。所以很多小伙伴開慣了電動車之后,就形成了“肌肉記憶”。
在燃油車上,可能只有奔馳等少數品牌的部分車型,會用到電子懷擋,而電動車裝置電子懷擋的地方,一般都是雨刷器。所以很多小伙伴換回燃油車之后,上車點火之后,大概率就看到雨刮器“甩”起來了,就是把雨刮器撥桿當懷擋撥桿了,這種差異還是需要重新適應一下的。
P擋、關車門,還有其他步驟?現在很多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車型,上下車的步驟都大幅度縮減了,上車基本的流程都是開門—系安全帶、踩剎車—掛D擋—開走,而下車的步驟則是掛P擋-解安全帶—開門—走人,有些車型甚至還支持開門自動跳轉P擋,下車更加安全方便了。
但是換到了燃油車上,很多小伙伴開車走的時候,倒是問題不大,因為不按一鍵啟動按鈕,車子不打火,走不了!問題就出在停車的時候,很多小伙伴開慣了電動車,停車之后掛P擋,解安全帶,然后就關門走人了,結果車子還沒熄火。我周邊就有心大的小伙伴,臨時開別人的油車,到機場忘記熄火,出差回來油箱都快被燒干了。
好家伙,一個月油錢夠我跑半年了!開電動車有一個核心優勢,就是費用特別省!小編自己有一臺純電車,家里沒有家充樁,在外面充電,平均下來一公里的費用大概是2毛錢不到,頂多2毛錢,偶爾看到電價更便宜的充電站,還要去充一波。所以對于一款5米級中大型SUV來說,這個費用就很低了,按照一個月1000公里的里程計算,也就200塊錢左右。
但是偶爾開朋友的油車,尺寸稍微大一點的車型,一公里就奔著8毛、1塊去了,一箱油就是三四百塊,一個月就是800—1000塊,都夠電動車在外面充半年了。如果是家充樁的話,都夠充一年了,所以電動車開慣了,再開油車,肉疼是真的。
加速慢、沒智能、還吵!大家都知道,現在電動車相比于同等級別的油車,除了費用更低之外,智能化程度更高、靜謐性和性能更強也是不可忽視的優勢,現在很多電動車的智能座艙和駕駛輔助段位都很高,已經是油車完全不可企及的高度了。
而且開慣了電動車之后,再開同等級別和價格的油車,就會發現起步和加速能力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電動車能夠給予的加速信心,是燃油車沒有的。而且就連空調這種部件,電動車一開,溫度迅速就有了變化,燃油車還要等半天,差異非常明顯。
所以其實開慣了電動車之后,很容易形成思維和習慣,而這種習慣,讓大家伙再開燃油車的時候,就會非常不習慣,尤其是電價和油價的差異、智能化與純機械的區別,都會形成很明顯的代際差,因此其實很多小伙伴說了關了電動車之后,就開不回燃油車,并非言過其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