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上篇文章我們介紹了如何讓黨建品牌入眼入耳,本篇文章我們將繼續圍繞如何建立品牌認同展開討論。品牌認同是“知-信-行”三步曲中承上啟下的關鍵一步,如不能建立廣泛認同就無法轉化成為行動自覺。
黨建品牌培育過程中,“知而不信”比“不知”更危險,即廣大黨員雖知曉品牌名稱,卻缺乏情感認同,黨建品牌將徹底失去生命力,淪為對外展示的“花瓶”,陷入“形式主義”的窘境。
二、破局之道
如何將品牌從“外部要求”轉化為“內心信仰”?關鍵在于構建價值共鳴體系。紅帆動力文化研究院通過大量案例時間,總結了“四維共鳴法”,筑牢品牌認同根基,其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一)領導垂范:用“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
1、高層領導帶頭踐行品牌承諾(如某縣法院黨組書記親自參與“訴前調解先鋒隊”踐行其黨建品牌的服務理念,帶動干警主動下沉社區),通過高層領導的“徙木立信”影響、帶動廣大黨員;
2、建立“書記品牌責任田”,要求支部書記每月匯報品牌踐行案例(參考農發行某市級分行“黨建品牌矩陣”管理機制)。
(二)參與式設計:讓員工成為品牌共建者
通過調動廣大黨員廣泛參與品牌創建,使之成為品牌價值主張的堅定捍衛者。
1、開展“我的品牌我定義”創意征集活動(如某煙草局發動青年黨員設計品牌標識,投票參與率達95%,最終定稿標志的得票率高達80%,高得票率意味著高認同);
2、組織“品牌價值觀大討論”,提煉員工認可的踐行標準(如某煤礦企業通過“支委會+黨員大會”聯動機制,將業務痛點轉化為品牌行動指南)。
(三)故事化傳播:用“身邊事”詮釋“大道理”
1、挖掘品牌踐行典型案例,制作微電影、漫畫故事集(如某供電局拍攝《你曾是少年》改編MV,點擊量破10萬+);
2、開設“品牌之星”專欄,定期報道基層黨員踐行品牌文化的故事。
(四)儀式化體驗:用“情感峰值”強化記憶錨點
1、設計品牌專屬儀式(如丹寨縣流動黨員黨支部為返鄉黨員舉辦“紅風箏歸巢儀式”,增強歸屬感);
2、將品牌元素融入傳統節日(如某能源單位在政治生日會上頒發“知行先鋒”徽章,強化榮譽認同)。
三、結語
品牌認同不是靠強制灌輸,而是通過價值共鳴自然生長。唯有讓廣大黨員群眾在創建中凝聚共識,在參與中感受意義,在體驗中收獲感動,黨建品牌才能真正“住進心里”,實現從“入眼入耳”到“入心入腦”。 下一篇我們將分享《以“行”致遠——如何讓黨建品牌從“認同”到“自覺”?》
稿件部門:咨詢2部
稿件來源:路老師
掃描上方二維碼了解詳情
紅帆動力以“激發精神力量”為使命,圍繞“黨建+文化”,為全國各類組織提供黨建+組織文化咨詢服務,主要服務內容為黨建品牌建設、黨建展廳策劃設計、黨建統領下的組織文化建設、黨業融合經驗萃取等,助力基層黨組織激發廣大黨員群眾的精神力量,促進中心工作高質量開展。目前已服務全國150余地市,涵蓋交通運輸、建筑、能源、金融、煙草等30多個行業,多個案例入選全國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庫、省級國資系統黨建品牌示范庫等,在人民網、共產黨員網等權威媒體期刊進行展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