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沉浸于夢境,如同沉浮于六識所編織的幻海——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不僅構筑了我們感知的塵世,更在無明妄念的驅動下,不斷翻涌出夢境的波瀾,乃至牽引著我們在六道輪回中流轉不息。
過去與今生的記憶,匯成妄念之河,晝夜奔騰。夢境與輪回,不過是心念的顯影與變相。所謂相由心生,業由心起,眾生深陷其中,誤認幻影為真實,于妄念中不斷造作新業,輪回不止。
若想勘破夢境迷障,解脫生死束縛,唯有一條路徑:將正知正見如刻印般深植于六識之中,取代無明妄念。當六識漸次清凈無染,道性自然顯露,終能趨近圣者天尊那般光明自在的圓滿境界。
那么,如何在日常修行中,尤其在夢境這片心識的隱秘疆域,覺察自身業障的消長與清凈之相?
某些夢境,如同拂曉的微光,預示著業障的松動與減輕:譬如沐浴、洗衣、灑掃庭除,一切清除污垢的行為,在夢中皆是滌蕩業塵的象征。
夢中嘔吐、排泄、大汗淋漓,或驅蟲離體,甚至自體內抓出污網穢物——雖覺不適,卻是身體深層排濁、清除業障的吉兆。
遇見浩渺清流,或自身融入水中;脫身牢獄,橫渡大河;奮力登頂高山;戰勝黑衣對手;或在廟宇中見香爐青煙裊裊,細看爐內卻空無一物……這些景象皆是業力減輕的佳音。
然而,單憑吉夢尚不足以斷言業障清凈。夢境的主色調更具深意:若夢境常陷無邊黑暗,或頻遭噩夢侵襲,夢中無端惶恐、窒息壓抑,此乃業障深重的警醒。日常若覺身心滯重、昏沉無力,小事即慌,大事易亂;平白憂慮未來,心緒難安——亦是業力糾纏的明證。
當夢境從墨黑轉為灰暗,噩夢漸稀,驚懼消退,這是業力開始減輕的初始信號。若夢境從灰暗進一步轉向灰白,則昭示著更進一步的清明。最終,夢境日漸明亮,色彩鮮明悅目——紅花、綠草、碧空、白云、清波,無不清晰生動,令人心曠神怡,且夢境條理分明,不再昏沉雜亂——此即業障基本清凈的顯相。
此時,心湖澄澈,無故煩惱消散。身心輕安,如御清風,步履輕捷,思維敏銳,常有微電流般的愉悅感彌漫周身。縱遇山崩于前,亦能泰然處之——定力自生,正是業障稀薄的果實。
需謹記:夢境所示,僅為修行路途的參考路標,不可偏執。神仙天尊,悲憫無量,亦能入眾生之夢:或接引初學,或應愿相助,或勸善止惡,或施術愈疾,或應機說法,或設境磨礪,促其精進修持,懺悔過失。無論夢境呈現何種相狀,精進持戒,遠離外道誘惑,不貪求虛妄感應,以慈心與光明心回向法界眾生,勤修定慧,方是消除共業干擾、化解宿緣、超拔有情的根本大道。
業海茫茫,夢境如舟。當心光穿透無明,那一片朗照的清明,便是彼岸依稀的燈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