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臉巾正成為電商平臺拉新的流量密碼。
打開各大電商平臺的百億補貼區可以看到,幾塊錢一包的洗臉巾是補貼區的重要品類。而過去幾年,它同樣是電商平臺爭奪的重要品類。
2023年,全球洗臉巾市場的銷售額達到了27.21億美元,《2024-2029年中國純棉洗臉巾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40.69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是增長最快的市場,預計未來幾年將占據全球市場的45%以上。
洗臉巾曾是消費升級的產物,最早起于母嬰用品市場。2009年,全棉時代生產出了國內第一張純棉柔巾。很快,干凈、衛生的棉柔巾成為了毛巾的替代品。
2019年,B站up主“明哥奇趣”,顯微鏡對比了一次性洗臉巾與毛巾,發現毛巾纖維比較粗,藏污納垢能力也十分驚人。
但由于純棉的棉柔巾成本較高,洗臉巾也掀起了一輪消費降級,成本更低、價格更低的“綿”柔巾搶占了市場份額。幾塊錢一包的綿柔巾,也成為電商平臺打開下沉市場的利器。
所謂“綿”柔巾,是指可能包含植物纖維、聚酯纖維和粘膠纖維等多種成分,而聚酯纖維來自于石油提煉物,感粗糙、有異味,但因成本只有棉柔巾的五分之一,售價只有其三分之一,而迅速擴大聲量。
這也是洗臉巾行業著名的“棉與平替之爭”。
圖源:央視新聞
不過去年下半年,市場再度發生變化——在棉柔巾相關的科普下,用戶也意識到了“棉”和“綿”的區別,再加上公司們基于大數據,對流失的用戶做定向投放,去年雙11,棉柔巾陣營收復了市場份額,銷量斷層式領先。
洗臉巾行業又經歷了一次消費升級。一包洗臉巾,藏著國內消費的升降。
A
國內棉柔巾的首創是全棉時代。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全棉時代的母公司是創始于1991年的穩健醫療。這是一家為醫療單位提供醫用敷料等醫用產品的醫療龍頭企業。
1978年,創始人李建全從湖北省外貿學校畢業后,被分配到湖北省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公司,成為一名外銷員,成為中國第一批做外貿出口的人。
十幾年后,放棄了鐵飯碗的李建全,在1991年創辦了珠海穩健公司。一次在檢查醫用紗布質量時,李建全發現,被裁剪后的紗布會出現掉線和產生絨毛,存在傷口感染的風險。
穩健的研發團隊,遂走訪了法、意、德等歐洲國家,開發了“全棉水刺無紡布”的專利技術。但這項投入了數億元研發資金的新技術,由于缺少醫用認證標準,無法進入醫用市場。
而李建全發現,相比傳統紙巾,這種無紡布更柔軟、吸水后仍保持強力,“為什么不做成棉柔巾,把這一技術推向母嬰市場!”這正是全棉時代的創立緣起。
2009年,全棉時代成立,生產出了第一張純棉柔巾,這也正是國內棉柔巾行業的開端。52歲的李建全開始了二次創業,要“把全棉時代做成中國乃至世界全棉品類的NO.1”。
全棉時代從創立之初便是線上線下渠道同步進行,自己搭建供應鏈,在線下是做直營門店,在商場開一家門店的前期投入就要500萬元。
這難免引發很多投資人質疑,“太重資產了,容易虧很多錢。”但李健全始終堅持:質量優先于利潤,品牌優先于速度,社會價值優先企業價值。
投資人的質疑并非不合理。由于在線下門店、供應鏈等方面投入大,全棉時代創立的前4年,戰略虧損了4個億,但隨著棉柔巾在母嬰領域聲量擴大、洗臉巾成為大眾剛需消費品,從2014年開始,全棉時代營收飛速增長。
到2018年,其營收已經從2014年的3.4億元增長至24億元,4年增長了8倍。另一行業數據是,2013年我國棉柔巾市場需求量僅為2.4億張,2019年迅速增長至232.6億張,6年暴漲100倍。
追溯棉花的歷史不難發現,棉花帝國的建立是被機械化進程推動的,棉花產業背后就是一部商業歷史;棉柔巾行業的增長也是類似的。它順應的是國內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媽媽們給嬰兒使用更高品質的紙巾,成人也開始用價格更高、但足夠衛生的一次性棉柔巾,替代可反復使用的毛巾。
但當全棉時代推廣的棉柔巾走向更廣闊的大眾群體,也出現了增長難題。有商家開始生產以化纖為主要成分的“綿”柔巾,以與“棉”柔巾搶占市場,而前者的成本只有全棉時代的五分之一,給商家提供了更高的利潤和降價空間。
一包全棉時代的棉柔巾,售價15元,而競爭對手們的“綿”柔巾只賣5元一包,于是,注重性價比的用戶轉向了價格更低的“綿”柔巾。
“有很多品牌,它可以做和你類似的產品,通過營銷玩法、技術的創新,很快就能成為網紅品牌,搶走你的流量”,全棉時代CIO徐小丹說,盡管其質量比不上原來的品牌,但短期內,原有品牌就會受到沖擊。
當時的時代背景是,以拼多多為代表的下沉市場崛起,消費降級浪潮開始席卷互聯網。全棉時代此前牢牢扎穩腳跟的洗臉巾行業市場增量,被價格和成本更低的后來者蠶食。
截至2022年,行業內已經有超過520家品牌在售賣棉柔巾或綿柔巾,眾多知名母嬰品牌、日用品牌闖入了棉柔巾、洗臉巾賽道。
B
站在2019年,全棉時代面臨的是這樣的處境:公司業務有增長,但對手同樣兇猛。
全棉時代不得不加速奔跑,也建立比對手更高的護城河,同時它也希望更了解它的用戶,以搞清楚,如何能回歸以往的市場份額,李建全決定“要做大的變革”。
全棉時代創立之初走的是線上線下同步的戰略,在開線下門店的同時,也陸續到天貓、京東開店,布局小程序私域業態,打造全鏈路的消費場景。但與純線上公司不同,傳統零售面臨的一個難題是:數據散落在各個平臺,無法進行歸攏,導致用戶畫像模糊,消費體驗也難以保證。
要轉型,第一步必然就是打通線上線下數據。
彼時,騰訊面向零售行業成立了智慧零售團隊,也試圖培育出一些標桿案例,便來給全棉時代提案,希望基于小程序、公眾號、企業微信等產品搭建一套完整的商業運營體系。更重要的是,幫助全棉打造一套全新的CDP(Customer Data Platform,客戶數據平臺),以解決用戶體驗一致性的長期難題。
2021年,全棉時代營銷云平臺1.0版本上線,當時2800萬會員就擁有了自己的唯一ID,實現了全域用戶體系的打通,同步會員權益。這種打通后來不僅局限于線下門店和微信體系,還包括天貓等公域平臺。
以后視鏡視角看,這套營銷系統,對全棉時代這樣的兼顧線上線下的企業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這與小程序的屬性有關。在線下門店,小程序是連接用戶的入口;在線上,小程序能建設會員體系。
不過在當時,全棉時代的數字化之路并不容易。由于技術尚在初期,1.0版本的很多功能細節上還相當“粗糲”,雙方只能“小步快跑,不斷迭代”,徐小丹也坦言,“騰訊剛開始做to B業務問題不少”,但雙方一直在死磕,完善功能,現在的4.0版本將CDP (消費者數據平臺)和MA(Marketing Automation,營銷自動化)兩大平臺完全打通,實現了一體化。
“我們在這個方向上選擇了一個戰略合作伙伴,騰訊有技術,我們有業務經驗,相互賦能走到今天,已經在行業上有一定的口碑”,徐小丹說。
梳理數據對全棉時代的另一重要作用,則是指導運營。在線上,借助騰訊的數據分析能力,可以為不同用戶群體提供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推薦服務,以提升拉新和復購率;在線下,指導門店運營,讓導購通過企微運營顧客,以進一步擴大私域用戶池。
走完了這一步,全棉時代的復購率也得到提升。徐小丹解釋說,比如品牌知道用戶買了家居服,而和家居服最容易產生關聯可能是內褲、襪子,那么在交易完成15天后,系統可能就會把相應產品推薦給用戶,這一推薦就會提升復購率。數據顯示,接了這套系統后三個月內,全棉時代小程序的轉化率提升了5倍,復購率也提升了30%-40%。
目前,全棉時代已有750萬用戶成為導購的企業微信好友,如今400多家門店的2000多名導購,都在使用這個系統,通過企業微信為顧客提供更精準的服務,帶來業績的迅猛增長。
類似的,這些數據也會指導線下門店貨品陳列,最典型的就是將兩個最容易產生關聯銷售的物品擺在一起。另外,不同門店也會根據店鋪的用戶人群,做不同品類結構的布局。甚至工作日和周末的貨品擺放,也會有所不同。
數據即生產力。在全棉時代,數據優勢正在轉化為行動優勢和決策優勢。
C
數字化轉型也確實幫全棉時代重回增長軌道。
過去一年,全棉時代通過大量的線上調研,探究用戶為何不再選擇“棉柔巾”,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消費者不了解“綿”和“棉”區別,并非僅出于價格考慮而作出購買決策。
緊接著,基于大數據,全棉時代試著向流失的用戶科普“純棉與非棉”。去年雙11,全棉時代棉柔巾重拾市場份額, “用戶都回來了”,徐小丹說。
數字化已經深刻地改變了全棉時代的經營情況。
5年間,這套用戶營銷系統逐步從1.0迭代到了4.0,全棉時代的會員數也在穩步增長。根據全棉時代披露的數據,截至目前,品牌全域會員數突破6100萬,同比增長16%;2024年全棉時代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1%,2025年一季度,全棉時代實現營收同比增長28.8%。
回顧全棉時代數字化轉型的這5年,徐小丹說,傳統企業做數字化轉型很容易踩的坑就是,在初期大規模,但發現達不到預期效果,經營指標沒有反饋,公司就會猶豫:還要不要做數字化轉型?
這些猶豫的公司會走向兩條道路:一條是砍掉或大幅減少數字化投入;另一條則是堅定要投,當做長期的事情。全棉時代顯然是后者。
全棉時代能生產出一個爆款品類,與其長期“只做棉的”生意關系密切。只做一件事、花很長時間做一件事,是刻在全棉時代基因里的長期主義。
堅持只用一種面料,堅持以直營為主、堅持線上線下同質同價……這種長期主義原則也貫穿了全棉時代數字化轉型戰略的始終。
長期主義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企業戰略有定力,無論市場如何變化,其都能堅持自己的核心戰略,而非完全轉向市場行為,這也是全棉時代能穿越消費周期、長期贏得用戶的核心原因,數字化是可供全棉時代靈活調整的戰術,只做高質量的棉的生意才是根本。
過去幾年,試圖做數字化轉型的公司不少,但成功的并不多;在零售行業,紅極一時的品牌太多,活過15年的公司卻很少。對消費品牌來說,“快”不重要,穩才重要。
去年9月,全棉時代做了一場15周年大秀,地點就選在了它一直堅持用的材料“棉”的出產地——新疆棉田。這家跨過15年門檻的公司,也把2024年視作它的出海元年。
美國歷史學者斯文·貝克特在《棉花帝國》中,圍繞棉花講述了,現代世界被締造、重塑的變遷過程。
棉紡織產業是第一個進入機械化的產業,是工業革命的杠桿和跳板,如今棉花依舊是國際貿易中的重要商品之一,依舊在改變著世界。
這也正是全棉時代的企業全景:全棉改變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