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賣成白菜價,稀土行業亟需破除價格內卷困局。隨著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與信息傳播的加速,越來越多國人意識到,稀土作為戰略性稀有金屬的重要價值,也知曉中國在全球稀土行業占據著主導地位。
中國稀土礦產資源儲量約占全球 40%,產量卻達到全球 70%;若將周邊國家稀土原材料運至國內加工分離的部分計算在內,中國每年向全球供應的稀土金屬量更是超過 90%,這充分彰顯了中國在全球稀土領域的關鍵地位。
聚焦國內市場,輕稀土以北方稀土為代表,重稀土以中國稀土、廣晟有色等企業為代表,這些企業多為國有企業,且在各自領域呈現寡頭壟斷格局,單一企業或少數企業掌控著國內輕、重稀土市場 50% 以上的供應量。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近兩三年間,無論是輕稀土還是重稀土,在國內國際市場的銷售價格均處于歷史低位。盡管稀土與白菜性質迥異,但對比近十年的價格走勢可見,當前稀土價格已觸及十年來的最低區間。
從市場下游需求來看,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核工業、軍工等領域蓬勃發展,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也展現出廣闊前景,這些都對輕重稀土產生了大量的增量需求。在行業下游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國內稀土價格卻持續低迷,形成鮮明反差。
中國稀土行業面臨的價格內卷問題,與當前實體產業普遍存在的困境相似。一方面,稀土企業每年的產量需獲得國家配額,企業都期望爭取更多的開采額度;另一方面,在市場銷售環節,企業為搶占更大市場份額,不惜通過價格競爭來獲取優勢。
這種無序競爭導致稀土產品大量低價售出,即便銷量可觀,上市的稀土企業盈利狀況卻不容樂觀,利潤普遍大幅下滑。
以 2025 年一季報數據為例,作為重稀土領域的龍頭企業,中國稀土、廣晟有色等企業的每股現金流均為負值,企業資金周轉面臨巨大壓力。企業手握國家賦予的壟斷資源與配額支持,卻陷入無序競爭,最終使得整個行業發展受阻。
回顧稀土企業股價走勢,過去其股價多因概念炒作而波動,因企業收入利潤增長、基本面改善帶動的良性股價上漲極為少見。
作為經濟研究者,衷心希望稀土行業能夠改變現狀。
國家相關部門或許需要重新審視稀土配額發放機制,適當收緊上游供給,從而緩解價格內卷問題。同時,對于稀土國有企業而言,當前這種惡性價格競爭模式,是否會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值得深入探討。
跳出稀土行業來看,中國以全球 40% 的稀土儲量,貢獻 70% 的產量,高強度的開采不僅帶來資源消耗,環境治理成本也由全社會共同承擔,而稀土產品卻以低價供應全球市場。國家相關部門亟待加強監管,改變稀土行業無序競爭的現狀 。
免責聲明:以上任何內容均來源于市場公開信息,僅供您參考與學習觀摩,該內容不構成對任何產品的購買、拋售或持有的建議,不作為您做出可投資的依據,您應自主投資決策,自行承擔資風險與損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