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卜坑”這個詞如今早已不是秘密,現在專門用來形容那些表面上公開招聘,實際上已經內定人選的職位。
用人單位為了符合公開、公平、公正的招聘原則,不得不走公開招聘程序,但招聘條件卻是量身定制的,精準匹配內定人選的特點,從而在看似公平的競爭中確保特定人員脫穎而出,正所謂一個蘿卜一個坑,“蘿卜崗”一詞就是這么來的。
而長期關注企事業單位招聘信息的圈內老手們總結出了一條“判斷蘿卜坑”的黃金準則:凡是招聘條件與同期同類崗位不一樣的,搜有極大可能存在內定情況。
高中教師崗位招聘:年齡僅放寬一歲?大膽報考反淪為陪跑的犧牲品
這種不同可能體現在年齡要求、專業限制、工作經驗或特殊技能等方面,而對于蘿卜坑的看法,網絡上也是各不相同。
有人認為:對于普通人來說,能精準識別蘿卜坑并且避開蘿卜坑,不讓自己成為陪跑的犧牲品就夠了,而有的考生則堅定的認為:必須曝光蘿卜坑,打擊這種破壞就業公平的關鍵所在!
一名長期關注師范類院校招聘的網友,近期發現一所中學招聘高中音樂教師的信息,和常見的招聘信息有微妙的出入:以往企事業單位招聘人才,最多卡一個35歲的年齡限制,而這個崗位的招聘偏偏將年齡限制放寬了1歲。
企事業招聘單位放寬年齡限制不罕見,比如一些崗位招聘學歷是本科、碩士均可的情況下,就可能要求本科生在35歲之內,而碩士可以放寬在40歲以內,但這起碼也是放寬5歲,而這個崗位只放寬了1歲,本身就已經很罕見了。
更令人不解的是,在年齡放寬一歲的基礎上,招聘對象的范圍還僅限于2025屆研究生,若在2025屆研究生中找到一個滿足專業要求和崗位等級要求的人,其實難度本身就不低,這也導致這個年齡限制放寬一歲的要求顯得尤為可疑。
看到這里,難免有剛好36歲且滿足條件的考生躍躍欲試了,認為這或許會成為自己幸運上岸的關鍵機會,可圈內人卻一眼看懂了這其中的彎彎繞繞,甚至有人直言:“滿足這個條件的人全國都找不到第二個,這不是蘿卜坑我公開道歉!”
這句話的意思并非是真的找不到第二個滿足條件的人,而是因為這個崗位很可能就是為了那么特定的一個人而開設的,其他人即便報名了、無論你表現多么優秀都注定陪跑,這才是蘿卜坑背后的真相。
量身定制只能滿足短期需求,卻損害了單位的長遠發展
圈內人都明白一個道理:“事出反常必有妖”,招聘信息里的一個小小數字變化,有時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當一個招聘崗位的條件明顯異于常規,特別是在那些競爭激烈的編制內職位上,背后必然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
就像這次的音樂教師崗位,為何偏偏要將年齡上限設為36歲而非通常的35歲?這一歲之差,極有可能是為了某個特定人選量身定做的“蘿卜坑”,如果不是那個人恰好36歲,又為何偏偏設立這樣的年齡限制呢?
招聘中的這種微妙操作并非個例,評論區不少求職者分享了類似經歷:有的崗位要求“211、985院校碩士,且本科必須是某特定學校”;有的要求“具有某特定比賽的獲獎經歷”;更有甚者,直接要求“有某單位工作經驗”。
這些看似客觀的條件,實際上可能是為了精準匹配某個人的簡歷,當招聘條件出現專業無關性添加或者比其他崗位更嚴格的要求時,基本上就等同于“報考生的身份證號”了。
對于招聘單位而言,建立公正透明的招聘機制是吸引優秀人才的基礎。量身定制招聘條件雖然能滿足短期需求,但長遠來看會損害單位形象和人才梯隊建設。真正有遠見的單位應該通過公平競爭選拔最優秀的人才,而不是為了某些短期考慮而設置不必要的限制條件。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