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一流灣區,青島有了新思路。
日前,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官網發布“東岸城區(市南、市北、李滄)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成果公示”,規劃范圍為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全域國土空間。
這是青島市級層面首次將傳統主城三區“打包”到一起規劃,促成區域融合發展的意圖溢于言表。當然,規劃出臺只是第一步,后續東岸城區想要實現“1+1+1>3”的效果,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青島東岸城區要“抱團”了
青島本輪關于東岸城區的規劃,有三個背景值得一提。
其一,青島正在打造的“10+1”創新型產業體系,把創新擺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而當城市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創新回歸都市已成為全球城市共同選擇,深圳、上海等地概莫如此。在此背景下,青島需要主城區進一步強化自身配套資源成熟等優勢,為城市集聚更多創新資源,從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其二,經過前些年市級層面大規模的城市更新建設后,作為主戰場的東岸城區不僅人居品質得以提升,也釋放出了大量優質土地資源,對于寸土寸金的主城區而言,這樣的資源十分珍貴,需要通過合理規劃明確用途,以規避無序競爭,實現錯位發展。
其三,在青島本輪城市規劃中提出要構建環灣都市區空間格局、打造世界一流灣區,這也要求東岸城區承擔更高能級綜合功能,從而實現與北岸、西岸城區的協同發展。
由此可見,引導東岸城區“抱團”發展既是實現價值最大化的務實之舉,也是支撐青島新一輪發展格局的必由之路。
更進一步來說,東岸城區只劃入市南、市北和李滄,而沒有將嶗山納入其中,也能看出本輪城市規劃并不追求廣義上的面積大,而是更重視空間布局的緊湊性。
如何落地?
當然,規劃出臺只是第一步,要實現“握指成拳”的效果,還需進一步發力。
從規劃制定初衷來看,青島有意強化三個區各自的優勢,并通過有機串聯,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
針對東岸城區產業布局,規劃中提出要打造“一廊、一帶、三區、三片”。其中,“三區”指創新服務功能區,包括浮山灣現代服務業核心區、青島北站-永平路科創服務區、RCEP經貿合作區。
這三個功能區的定位,恰好涵蓋了各區發展的優勢。
作為現代服務業重要分支的現代金融業是市南區的優勢產業之一,去年市南區金融業增加值總量居全市第一,本外幣貸款余額在全市率先突破萬億元,落地金融企業100家。
百年大港所在的市北區,擁有青島稀缺的規模化濱??臻g,眼下郵輪港區“港產城”融合也在突破起勢,航運金融中心、“世界之眼”等一批地標建筑拔地而起。
李滄區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對人才吸引力不斷提升,且其中年輕人占比較高。去年,李滄區常住人口凈增長0.81萬人,占全市人口凈增量的11.4%。
既然各自優勢已經明確,那么后續東岸城區又該如何在更大范圍內盤活這些優質資源,讓科創與產業更好融合?對此,規劃提出要打造產業創新走廊與環灣都市產業帶。
先來看產業創新走廊,其要發揮東岸城區生產性服務業和人口密度優勢,并與嶗山東部城市科技創新走廊同頻共振,實現產業創新與科技創新相融合。
這里提到的“嶗山東部城市科技創新走廊”,指的應該就是此前青島所規劃的科創大走廊,范圍涵蓋嶗山區、李滄區和青島藍谷。
而相較目前科創資源較為富集的青島科創大走廊,產業創新走廊創新活力還有待激發。其中,產業創新走廊涉及的青創生命科學園、青島北站-永平路科創服務區以及老四方產業創新坊,則是這條走廊上的關鍵節點。
以老四方產業創新坊為例,所在區域既有青島科技大學這樣的高等院校,也有百洋大健康產業園等載體平臺,如何在區域內部將產學研融合發展文章做透,對于東岸城區的創新能級提升會產生重要影響。
再來看環灣都市產業帶,其真正將市南、市北和李滄串聯在了一起,從路徑來看,不同于雙向的產業創新走廊,環灣都市產業帶是從位于市南區的浮山灣現代服務業核心區一路北上,途經老四方產業創新坊、青島北站-永平路科創服務區以及樓山后都市智造灣。
這也反映出了環灣都市產業帶建設的一大用意——破解主城區寸土寸金的發展制約,通過引導不同區域間實現更加合理的產業分工,將各方資源整合在一起,以形成更大的發展合力。
事實上,東岸城區也不乏這類產業分工的例子,如市南區引進的極石汽車項目,便將總部落在市南區,而生產基地則是位于萊西的北京汽車制造廠。
此外,規劃中還專門點到要聯動的白沙河、高新區,正是青島先進制造業項目的重要承載地,且與東部城區間有望形成產業協同,如青島高新區重點發展的生物醫藥產業,就可以與前述提到的老四方產業創新坊形成協同。
當然,無論是走廊還是產業帶,一個不能回避的事實是,其畢竟涉及到了多個區,能否突破行政壁壘,讓各類要素更加便捷高效地流動,將決定最終“抱團”成效如何。
對青島而言,杭州的“城西科創大走廊”比較有借鑒意義,因為這一規劃同樣涉及杭州多個市轄區。
為此,杭州早在2016年便成立了由市長擔任組長的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規劃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杭州城西科創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從市級層面加強對于大走廊建設的調度。
同時,杭州還專門設立杭州城西大走廊管委會,并在2023年年初將部分市級行政審批管理權限下放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管委會,這也是杭州首次針對某片區域進行“下放權限”。
一定程度上說,首次專門將東岸城區“打包”規劃,體現了青島對這一區域的重視,而站在環灣都市區的角度來看,如果東岸城區能夠率先抱團,那么東岸與北岸接下來的融合發展也將更加順理成章。
再加上本就發展強勁的西岸,屆時一個一流灣區的發展模樣,也將屹立于膠東半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