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汽車最近交出的一季度財報,看得人直冒冷汗。交付量同比漲了四成,營收卻環比暴跌38.9%,凈虧損67.5億。
更嚇人的是資產負債表——流動負債比流動資產多出近百億,整體負債率突破90%,股東權益直接干到負3.66億,這一定程度上來說,也就是一種“資不抵債”的表現了。
要說蔚來怎么混到這步田地,鍋得甩給換電模式。當年李斌拍板搞換電,邏輯其實挺順:充電樁少、充電慢,用戶抱怨續航焦慮,那咱就學加油站,3分鐘滿電復活。更妙的是,蔚來畫了張大餅——等所有車企都接入換電標準,光靠賣電池、收服務費就能躺贏。
可現實比理想骨感太多。建個換電站成本300萬起,想覆蓋主要城市至少得砸上千個。蔚來車賣得少,收入全填了換電站這個無底洞。更尷尬的是,其他車企壓根不買賬。寶馬、奔馳該建超充站建超充站,比亞迪、特斯拉死磕電池技術,換電聯盟始終只有蔚來獨角戲。
最要命的是,技術進步把蔚來的算盤全打亂了。以前充電慢,換電是剛需;現在充電樁遍地開花,800V高壓平臺配上4C、5C電池,10分鐘就能充80%電。還有比亞迪的萬兆閃充,10多分鐘直接充滿100度電。
更別提固態電池這顆深水炸彈,能量密度翻倍,續航破千公里指日可待。當充電和加油一樣快,誰還愿意開著車滿城找換電站?
蔚來現在騎虎難下。不建換電站,老車主罵街;繼續建,虧損窟窿越來越大。更要命的是,換電站占用了本該投入研發和營銷的資金。錢花的不少,但車賣不過人家,技術還追不上,惡性循環越轉越快。
說到底,換電模式是場豪賭。賭贏了,蔚來能當行業標準制定者;賭輸了,就是給自己套上鐵鏈跳舞。現在看,這場賭局大概率要黃。不是蔚來不努力,而是技術迭代的速度,遠超商業模式的想象力。當超充技術突破臨界點,換電就像功能機時代的可拆卸電池,注定被掃進歷史垃圾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