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們,我今年51歲,在機關單位工作快三十年了。去年決定挑戰法考時,最發愁的就是這把年紀——記性像漏勺,學東西比年輕人慢半拍。你們是不是也這樣?明明很認真聽課,轉頭就忘得一干二凈。后來在覺曉法考APP上看到他們用大數據分析的法考過線標準,才恍然大悟:原來備考不是拼死記硬背,而是要用科學的過考模型!這個模型把抽象分數線拆解成聽課量、做題量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目標,再配合他們家的APP功能——智能診斷、動態計劃、知識圖譜,簡直是我們這些"大齡考生"的救星!
一、過線標準具體是啥?大齡考生要抓重點!
像我這個年紀,時間精力都金貴得很,可不能蠻干。覺曉的過考模型用真實學員數據說話:想一年拿證,客觀題光聽課就要313小時,做題量至少12530道!但重點來了——做題唯一量(做不同題目的數量)比總量更重要!我這金魚腦子,死磕一道題反復做就是白費功夫,至少要做5000+不同的題才能覆蓋考點,有精力最好沖到6000+。好在覺曉APP的錯題本和AI推題功能特別貼心,自動幫我補薄弱環節,省得自己瞎摸索。
1、各科聽課時長:年紀大更要懂得取舍
覺曉的數據圖一目了然:刑法、民法最難啃,必須下功夫聽透(民法54小時,刑法73小時)。但小法(理論法這些)聽課純屬浪費時間!三個科目總課時才46小時,重點是多背少聽。我這健忘癥患者果斷用覺曉的薄內部講義打基礎,頁數少講得透,學完一輪馬上用APP里的"核心六科專項提分課"攻克重難點,把有限的腦容量用在刀刃上!
2、各科做題策略:理解靠刷題,背誦靠重復
刑法、民法這類理解型科目,真題至少刷3輪才能吃透。但小法刷2輪題就夠,關鍵是多背!覺曉APP做題時會標注考點類型(A/B/C類),我一看就知道錯題是該補課還是直接背,特別省心。
3、背誦順序:考前突擊小法是關鍵
咱們這種"轉頭忘"的體質,背誦要講究火候!小法最適合考前2個月突擊,太早背準忘光。覺曉的推背圖真是救命稻草——每科就十來頁紙,涵蓋90%考點!我扔了那些磚頭厚的教材,每天用推背圖配合APP的背誦卡功能檢測記憶,效率翻倍。至于刑法民法,前期把課聽透題刷夠,后期背起來反而輕松。
二、學習效果怎么衡量?數據不說謊!
以前我最怕"好像學了又好像沒學"的狀態。自從用了覺曉的過考模型配合APP的"考路里監測",終于能睡安穩覺了!
1、知識圖譜:給大腦做"體檢"
法考知識點多如牛毛,但覺曉把它們按考頻難度分成五類。每次聽完課,我就在APP上做對應章節的"知識圖譜"測試。結果像體檢報告一樣清晰:高頻簡單題錯了趕緊背,高頻難題錯了重點補課,我這年紀也不怕復習跑偏。
2、預估分功能:學習路上的指南針
最讓我安心的是APP的實時預估分!它根據我的進度、正確率動態預測考試分數。我每周都看預估分變化:離過線差多少?弱項科目是哪個?去年考過的學員都說準得很,我這"老阿姨"也能科學追趕進度。
說實在的,法考過線標準對記憶力衰退的大齡考生確實不友好。但用覺曉的過考模型拆解目標,配合APP的智能規劃、弱點診斷這些功能,就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我這51歲的老公務員都能達標,你們更沒問題!記住三點:用好數據別硬扛,重點科目重點攻,推背圖隨身攜帶——過線自然水到渠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