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六月 萬物并秀
2025年6月13日
江蘇省卓越教師創新培育計劃
教學研討活動在金陵河西舉行
江蘇省師干訓中心
和南京市教師發展學院的
領導、專家與教師代表匯聚一堂
共同開啟了一場教育智慧碰撞
與專業成長提升的盛宴!
啟幕:智慧匯聚,共話卓越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包括江蘇省師干訓中心副主任徐伯鈞,南京市教師發展學院院長陳旭輝,江蘇省師干訓中心教師發展部主任韓益鳳,江蘇省師干訓中心副研究員孫圣和,金陵河西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穆耕森。
南京市金陵河西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穆耕森首先對與會的嘉賓表示誠摯歡迎。他表示,每個高品質學校的發展都是以教師的發展為前提,教師的專業成長是學校發展的生命力;讓教師的發展走在前面,是學校管理和發展的思考基點。一直以來,學校重視教師發展的價值,清醒地了解和判斷教師成長的路徑,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精神生長匯成一致的行動坐標,指向“卓越教師”的成長之路。
南京市教師發展學院院長陳旭輝用三句話分享了自己的思考。首先是感謝,感謝金陵河西學校對這次活動用心用情的承辦;其次是珍惜,希望全體學員將倍加珍惜此次研修與研討的機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扎實的態度投入到學習與交流中;最后是轉化,期待老師們將所學所思轉化為育人能力,積極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努力成為教育改革創新的踐行者和推動者,為江蘇省的教育事業發展添磚加瓦。
江蘇省師干訓中心副主任徐伯鈞深入闡述了卓越教師創新培育計劃的重要意義與目標,強調了其對提升全省教師隊伍質量、推動教育改革創新的關鍵作用,并對本次研修和研討活動提出了殷切期望與具體要求,希望研究班的學員能借助這次機會主動與金陵河西學校的領導、老師多交流。
課堂:異構同研,精彩紛呈
本次活動核心環節——“同課異構”教學展示,在語文、數學、英語三個分會場同步進行。不同教師對同一課題的匠心獨運,展現了教學創新的無限可能。
語文專場
《與妻書》· 情義交融
的深度對話
金陵河西高中部熊納老師現場授課
金陵河西學校高中部熊納老師以生為本,獨具匠心。她以問題驅動聚焦重點,引入AI對比,既巧妙回應學生情感困惑,又緊扣高考趨勢,引導學生辨析“人話”與“機話”的本質差異,最終落點于“真情實感”的寫作核心,立意深刻,實踐性強。
來自江蘇省卓越教師創新培育計劃班的顧春勇、趙清越和南京一中的蔣雨晴三位老師也不約而同圍繞“情境任務驅動”展開,將文本內涵與學習活動有機結合。每個任務緊扣“情”與“義”結合,從個人深情逐步上升到家國大義。
專家點評
點評專家:南京市第十三中學正高級教師 王夫成
點評專家: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 曹茂昌
四節課都是好課,整堂課師生互動頻繁,學生積極發言,課堂氣氛活躍。老師們方法靈活多樣,精準抓住重點,把課堂還給學生。在分析文本時,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熱情,激發學生思維和表達能力;通過朗讀,讓學生感受書信語言魅力,體會文章情感。原本沉悶的課文品讀,以“選擇信中場景并呈現在影像區”的方式,引導學生挖掘典型場景并分析其意義,使得課堂活潑生動。
數學專場
《幾何體的外接球問題》
·空間思維的智慧躍升
金陵河西高中部楊陽老師現場授課
本節課是高一復習課,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立體幾何基礎,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幾何體的外接球問題。在此基礎上,金陵河西學校高中部楊陽老師以尋找外接球球心的本質——在空間中找一點,使其到幾何體各頂點距離相等貫穿課堂始終;以棱柱、棱錐等常見幾何體為載體,通過“定義法”、“補形法“、”球截面的性質“等示例,讓學生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地建立空間觀念,深化對外接球問題本質的理解,系統掌握幾何體外接球問題的一般解決方法。
來自江蘇省卓越教師創新培育計劃班的隋玉霞、張治才和南京一中的趙澤旭三位老師帶來了精彩的課堂,都在提高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抽象等方面,注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專家點評
點評專家:江蘇省教研室高中數學教研員 李善良
點評專家:南京市建鄴高級中學副校長 孫信玲
四位老師清晰透徹的講解,將抽象的幾何概念轉化為生動直觀的模型,課堂氛圍活躍而有序。從基礎定義到外接球模型推導,環節設計環環相扣,學生思維被有效激活;通過階梯式提問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規律,鼓勵多角度思考,課堂生成自然流暢;精選典型例題關聯高考考點,精準訓練建模與運算能力,體現“講練結合”的實效性。四位教師專業功底扎實,課堂充滿智慧與熱情,上出了數學課深度與溫度。
英語專場
《Understanding Culture Through Music》· 跨文化素養的探索之旅
金陵河西高中部楊藝青老師現場授課
金陵河西學校高中部楊藝青老師以校園才藝秀激活學生音樂體驗,再通過《梁祝》剖析中國戲劇與西方樂器的創造性融合;現場演繹美國鄉村音樂,體悟跨文化情感聯結,提煉“音樂無國界”的內核;最終以春晚雙語版《茉莉花》為范例,搭建寫作框架,指導學生完成中國民族音樂的跨文化推薦。
來自江蘇省卓越教師創新培育計劃班的丁汀、盧霞和南京一中的賈夢嫻三位老師都沿著“從文化感知到文化自信表達”的進階路徑 ,在引導學生從中西文化融合與情感共鳴的雙重視角,解構音樂的文化承載功能。
專家點評
點評專家:南京市教師發展學院 徐險峰
點評專家:南京市第一中學特級教師 宗鳳昌
四位教師能關注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及時給予反饋和評價,實現師生良性互動。主要有下面三個方面特點:主題選擇精當:選取“梁祝”與“美國鄉村音樂”進行對比閱讀,極具文化張力與思辨空間,有效激發學生興趣;跨文化視角:成功引導學生跨越文化邊界,對比分析中西方經典藝術形式(戲曲傳說VS音樂流派)在情感表達、社會背景上的異同,拓寬了國際視野;文本解讀扎實:對課文語言點、結構及核心信息的處理清晰到位,保證了閱讀理解的深度。
此次活動通過教學觀摩、專家點評、
研討交流等豐富多樣的形式,
不僅展現了上課教師的深厚學養,
更擘畫了“卓越領航”的新藍圖。
老師們帶來的先進理念、
寶貴經驗和深邃思考,
必將如春風化雨,
浸潤金陵河西,
孕育教育智慧,
助力師生在教育新時代破浪前行!
來源:金陵中學河西分校
照片:袁周璇 王卉
制作:袁周璇
審核:融媒體中心
編委會:周潔 袁靖涵 舍春 桑迪
欄目主編:周潔
聯合出品:
南京報業傳媒集團江豚新聞融媒體中心
南京電視臺牛咔視頻《新魅力校園》欄目組
江蘇教育頻道《名校名家行》欄目組
本平臺及網站發布內容,由上述出品單位原創或者甲方授權,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如若發現我們的內容使用了第三方素材,請權利人聯系我們治談授權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