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航倩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夜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逐漸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豐富了人們的夜間生活,還為城市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發展機遇。多元夜經濟以其多樣化的業態和豐富的消費場景,正成為點燃城市新活力的關鍵因素。
資料圖
一、全國夜經濟蓬勃發展
近年來,全國夜經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從繁華的都市到寧靜的小鎮,夜經濟無處不在。各地政府紛紛出臺政策支持夜經濟的發展,為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例如,江蘇在2025年1月8日,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江蘇省繁榮夜經濟激發消費活力若干措施》,從科學謀劃、豐富供給、加強保障、規范發展4個方面,提出了15條具體措施,致力于點亮江蘇夜生活,點燃城市夜經濟。
多元業態不斷涌現
如今的夜經濟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餐飲和購物,而是涵蓋了夜游、夜娛、夜秀、夜讀等多種業態。在秦皇島,游客可以在海港區秦皇小巷觀看舞蹈演出,豐富了假日的夜生活。在青島,通過打造浮山灣夜景燈光秀、國際啤酒節、海上夜游以及原創音樂和演藝、大型沉浸式演藝、音樂節、景區夜場、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等亮點,讓夜游、夜娛、夜秀等經濟業態逐步豐富完善。
資料圖
消費場景日益豐富
消費者對夜間消費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元化,他們不僅追求物質消費,更注重精神文化消費。露天電影、音樂會、夜間露營等多樣化的文化消費場景,不僅豐富了大家的夜生活,也成為了社交的新場所。在德州,德城區培育發展新街口文化產業園、大運河博物館群、東盟小商品城、運河古街等一批夜娛文化街區,滿足了市民不同的消費需求。
多元夜經濟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意義
拉動經濟增長
夜經濟是城市拉動消費、驅動旅游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據商務部統計,我國城市中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大型商場每天晚上6點至晚上9點的銷售額占比超過全天的50%。在德州,入夏以來,以夜游、夜購、夜娛、夜食為主題的夜經濟成功點燃消費市場新活力,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2.5億元,同比增長4.3%45。
促進就業
多元夜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涵蓋了餐飲、零售、文化娛樂等多個行業。在德州德院天街,共165家商戶,為當地提供了眾多的就業崗位。賣烤生蠔的商戶李靜就是其中之一,她通過出攤經營,獲得了收入。
資料圖
二、夜市文化對城市發展的貢獻
夜市文化作為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城市發展具有多方面的積極貢獻,具體如下:
文化貢獻
促進文化交流
夜市是各種文化的交匯點,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和商品,人們可以在這里品嘗各地特色小吃,欣賞各種表演藝術,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不同地域的人們在夜市交流、學習,增進了相互了解,豐富了城市的文化內涵。如哈爾濱夜市就為游客提供了豐富的文化交流體驗,展示了東北獨特的風情和歷史文化。
傳承和弘揚地方文化
夜市是展示地方特色和傳統文化的重要場所,有助于傳承和弘揚當地的民俗文化。例如在一些夜市中,會有傳統手工藝展示、民俗表演等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當地的傳統文化。
社會貢獻
提供社交平臺
夜市提供了一個社交和娛樂的平臺,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有機會結識新朋友,增進彼此的了解和友誼。人們可以在這里與朋友聚會、交流,增進鄰里之間的感情,增強了社會的凝聚力和融合度。
增添城市活力
夜市的存在增加了城市的活力,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參與其中。他們通過擺攤、表演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華,為城市的文化氛圍增添了色彩,使城市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1。
城市形象貢獻
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
精心打造的夜市可以成為城市的一張名片,其形象反映了一個城市的活力和魅力。通過舉辦各種活動和節慶,能夠提升城市的整體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資和旅游資源,增強城市的吸引力和競爭力。例如哈爾濱夜市以其獨特的文化特色和豐富的活動內容,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成為展示城市魅力和文化底蘊的重要窗口。
體現城市創新與包容
像集裝箱夜市這種新興的夜市形式,具有施工周期短、造價低、可重復利用等優點,布局靈活多變,更具創意和個性,能夠展現城市的創新精神和包容態度,為城市營造出獨特的魅力,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質。
提升城市品質
豐富的夜經濟活動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增強城市的軟實力。一個擁有繁榮夜經濟的城市,往往更具活力和魅力,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資。例如,江蘇各地因地制宜,已經形成了一批獨具特色的地方夜經濟品牌,如夜游揚州瘦西湖,沉浸式體驗春江花月夜的浪漫詩境;尋味宿遷新盛街,赴一場味蕾的狂歡,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滿足居民需求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夜間成為了人們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重要時段。多元夜經濟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消費選擇,滿足了他們多樣化的需求,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無論是年輕人喜歡的酒吧、健身場館,還是中老年人喜愛的公園散步、觀看演出,都能在夜經濟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
消費習慣有待培養
雖然夜經濟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有部分居民的夜間消費習慣尚未完全養成。一些人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夜間應該休息,不愿意參與夜間活動。這需要進一步加強宣傳和引導,培養居民的夜間消費習慣。
資料圖
三、夜市對城市旅游業的作用
夜市作為城市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旅游業的推動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提升旅游吸引力
特色體驗載體
夜市是游客體驗城市文化的核心場景,集中展示地方美食、手工藝品和民俗活動。例如三亞建議通過夜市打造旅游新亮點,認為“沒逛過夜市就不算真正到過城市”;哈爾濱夜市通過東北風情和特色小吃成為游客必訪地。
差異化競爭
夜市通過主題化設計(如西安大唐不夜城的盛唐文化、長沙冬瓜山的網紅市集)形成獨特標簽,增強城市旅游辨識度。
延長游客停留時間,刺激消費增長
夜間消費引擎
夜市覆蓋餐飲、購物、娛樂等多元業態,直接拉動夜間消費。三亞估算每年2000萬過夜游客若每人夜游消費100元,可創造20億元市場;重慶通過“不夜重慶生活節”發放消費券激活夜間經濟。
產業鏈聯動
夜市帶動周邊酒店、交通、文創等產業協同發展。例如南寧埌西夜市通過餐飲吸引游客,間接促進周邊商業活力。
創新業態與可持續發展
科技融合
集裝箱夜市、燈光秀等創新形式(如重慶“大夢·紅樓”數字展演)吸引年輕游客,推動文旅消費升級。
環保與規范管理
通過油煙控制、垃圾分類等措施平衡商業與生態,例如上海集裝箱夜市采用可移動建筑減少環境負擔。
夜市不僅是旅游消費的“夜間經濟引擎”,更是城市文化輸出和形象建設的關鍵載體。其作用需通過科學規劃(如三亞的疏堵結合策略)、文化挖掘(如西安歷史IP開發)和管理創新(如標準化運營)持續強化。
資料圖
四、推動多元夜經濟發展的建議
完善配套設施
政府應加大對夜間配套設施的投入,改善夜間交通條件,增加夜間公交班次,延長運營時間;加強照明設施建設,保障夜間出行安全;完善環境衛生設施,保持城市的整潔衛生。
加強管理與規范
建立健全夜經濟的管理機制,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分工,加強協同合作。加強對經營秩序、食品安全、環境衛生等方面的監管,規范市場行為。例如,對夜市的攤位進行合理規劃,加強對餐飲店鋪的食品安全檢查。
培養消費習慣
通過宣傳和引導,培養居民的夜間消費習慣。可以利用媒體、網絡等渠道,宣傳夜經濟的活動和亮點,提高居民對夜經濟的認知度和參與度。舉辦各種主題活動,吸引居民參與夜間消費。
打造特色業態
各地應因地制宜,結合自身的文化特色和資源優勢,打造具有獨特魅力的夜經濟業態。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將文化元素融入到夜經濟中,形成獨一無二的“文旅大餐”。例如,德州挖掘整理出一批豐富多元的鄉村美食文化資源,評選出德州鄉村風味名店、名吃和名廚,為夜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品牌力量。
加強政策支持
政府應持續加大對夜經濟的政策扶持力度,根據發展狀況適時調整政策,選擇有利于放大獨特亮點的業態進行扶持。提供稅收優惠、資金補貼等政策,鼓勵企業和商家積極參與夜經濟的發展。
資料圖
五、結論與展望
多元夜經濟作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重要的意義。它不僅能夠拉動經濟增長、促進就業、提升城市品質,還能滿足居民的多樣化需求。然而,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共同努力,完善配套設施、加強管理、培養消費習慣、打造特色業態和加強政策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多元夜經濟的優勢,點燃城市的新活力,推動城市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讓我們共同期待多元夜經濟在未來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為城市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作者:王航倩系鄉村CE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