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對以色列和伊朗的沖突,從去年開始,就概括為間歇性回合制,這是客觀現實決定的。
這一輪伊朗與以色列的沖突升級,以色列公然威脅要無差別襲擊伊朗平民,美國則稱阻止了以色列試圖斬首哈梅內伊的計劃。從目前以色列的做法來看,已經堪稱“國家恐怖主義”。
以色列國土狹小、人口高度集中在三大城市、戰略空間有限、高度依賴外部供給,在全面戰爭的情況下,是致命的弱點;但在可控的沖突下,劣勢反而成立優勢。
目前伊朗和以色列的沖突,就好像隔著一堵高墻丟磚頭。中間伊拉克東西上千公里地理距離就是高墻。區別在于,以色列站在墻頂上用磚頭猛砸伊朗家的鍋碗瓢盆,甚至偶爾直接沖進伊朗家里砸,而伊朗只能站在自家院子里,隔著高墻憑感覺扔磚頭,砸到什么算什么。
在不動用陸軍發動全面戰爭的情況下,以色列的優勢太大了。
以色列整體上更發達,人口集中在三大城市,種族單一且全民皆兵,社會掌控力度更高,外部力量想要滲透,難度很大;反觀伊朗,國土廣闊,這在全面戰爭時,是關鍵的戰略縱深,但是在隔墻拋磚的情況下,內部勢力分裂、矛盾眾多,國家整體發展水平不足、地區差異巨大,導致很難實現有效地管控,很容易被外部力量滲透。
以色列可以動用特種力量,滲透到伊朗全境,甚至能夠在德黑蘭附近建立無人機基地,就近襲擊伊朗目標。伊朗內部宗教與世俗、國防軍與革命衛隊、強硬派溫和派以及強硬派內部等派系之間的矛盾很深,這都給了以色列發動特種作戰的空間。
而伊朗落后的空軍和防空力量,導致已經喪失制空權,以色列戰機可以肆無忌憚地深入伊朗內部發動襲擊,伊朗松散的內部治理,也給以色列提供了極為豐富的情報支持。
更關鍵的是,以色列背靠美國,能夠頂住國際輿論壓力。
美國與伊朗的核談判,可能都是美以合作的暗度陳倉,就是為了降低伊朗的警惕,讓以色列發動奇襲。以色列還公然威脅對平民發動無差別襲擊,而從加沙來看,以色列是真的敢于犯下反人類罪,而國際上雖然反對聲音越來越強烈,目前全世界敢于公然支持以色列的也只剩下美國,但是批判畢竟代替不了武器,長期的人心所向,在短期,并不能壓住霸權的武力。
但伊朗不可能對以色列發動無差別襲擊,目前發動的遠程襲擊,仍然集中在軍事和戰略設施上,對以色列的殺傷很有限。
在這種情況下,以色列和伊朗的沖突,基本是可控的,并不可能發生所謂的全面沖突,中東也很難變成第二個俄烏戰場。原因就在于,以色列很清楚,目前的隔墻拋磚是對以色列最有利的,反而要避免出現大規模的全面戰爭。而伊朗也做不到升級沖突。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沖突就是類似情況,巴基斯坦雖然在空軍上占有顯著優勢,但是巴基斯坦的優勢建立在局部可控沖突下,如果真的爆發全面戰爭,陸軍大規模參戰,巴基斯坦也很難對抗印度。因為大規模戰爭,考驗的是戰略資源,是經濟和產能。
很多人對伊朗和以色列的沖突存在誤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現代武器威力的認知不足,過于高估了空軍和導彈的殺傷力。
比如最近伊朗連續發動對以色列的遠程導彈襲擊,大概每天動用150到200枚各型導彈,看似轟轟烈烈,但實際殺傷很有限。
首先是突防,以色列的防空能力還是非常強大的,建立了多套防空系統,論防空武器密度,可能僅次于寶島。從伊朗前三輪襲擊來看,第一輪襲擊是首次白天發動的襲擊,導彈全部被攔截,晚上的第二波大概30多枚,僅1枚突防,凌晨的第三波大概20多枚,約四成突防。
如此大概計算,24小時內,以色列的有效攔截能力也就是50到60枚左右,而且對超高音速導彈的攔截能力極為有限。
那么前三輪,大概10枚突防,能造成多大殺傷呢?
中短程彈道導彈戰斗部重量不同,一般來說基本在1000公斤以內,注意這是戰斗部,而戰斗部能夠造成殺傷的炸藥大概也就占兩三成,殺傷力基本相當于一枚500公斤航彈。比如“流星-3”,射程1350到1500公里,有效載荷1200公斤,戰斗部在900公斤左右,那么炸藥部分最多也就是300公斤;射程更遠的“泥石-2”,根據德黑蘭公布的數據,彈頭質量約為1000公斤,炸藥量估計跟“流星-3”差不多;至于伊朗的高超音速導彈“法塔赫”,優勢是難以攔截,更高的動能也能增加破壞力,但是裝藥量并不會有多大提升。
伊朗目前持有的彈道導彈,至少一半射程在1千公里內,除非跑到伊拉克境內發射,否則根本達不到以色列,剩下夠得著以色列的很有限。
根據美國國防部2024年的評估,伊朗現役彈道導彈總數在3000到3500枚,其中能夠覆蓋以色列全境的彈道導彈,僅有1200到1500枚,包括“流星-3”“泥石-2”“霍拉姆沙赫爾 - 4”以及少量高超音速的“法塔赫”。
伊朗目前發動了11輪襲擊,總數不到400枚導彈,就算按400枚計算,能夠突防的大概也就是三成,滿打滿算也不過是相當于60噸航彈而已。對以色列造成的最大損失,應該是消耗以色列的防空彈。
所以用彈道導彈打常規戰,效率非常非常低,遠不如航彈和炮彈。但想要動用航彈,前提是獲得制空權,伊朗連本土制空權都拿不住,更何談跨越一千公里發動對以色列的空襲,也只能動用效率極低的彈道導彈,上千公里的偏差很大,想要擊毀一個高價值目標,往往需要多枚導彈命中。
而且,不要被影視劇迷惑,影視劇里嚴重夸大了現代武器的威力、嚴重低估了現代混凝土建筑的抗打擊能力。實際上現代城市,可以視為永固堡壘群,一枚彈道導彈就算直接命中一棟鋼筋水泥大樓,也大概率只能造成幾層的損壞,需要多枚導彈命中同一點周圍,才能實現對大樓的摧毀。
比如韓國的首爾,網上很多人疑惑為什么距離38線如此近,以至于朝鮮的普通火炮就能直接威脅首爾。但實際上,韓國的城市布局是按照大規模全面戰爭設計的,首爾就是擋住朝鮮軍大規模南下的永固堡壘群。龐大的城市面積、海量的鋼筋混凝土建筑,只要韓軍自己不崩潰,朝鮮想要突破極為困難,就算耗光朝鮮的彈藥儲備,甚至動用核彈,也很難實現快速摧毀。
沒看錯,小鎮說的就是核彈,實際上核彈對現代城市的殺傷力也比較有限,只要不在爆炸中心附近,躲入城市高樓的地下停車場等人防設施,就有很大概率躲避核武器殺傷。
美國“9·11”事件,之所以世貿大樓倒塌,飛機的沖擊和爆炸是次要的,主要是飛機攜帶的大量燃油燃燒,高溫導致未被撞擊的鋼材強度下降,無法承受上層建筑重量,這才導致連鎖坍塌。如果僅僅是導彈,想要造成同樣的效果,基本需要動用戰術核武器才行。
又比如俄烏的亞速鋼鐵廠之戰,甚至動用了被稱為炸彈之王的3噸航彈,陸軍發射的炮彈每天都是幾千枚,就這樣,炸了80多天也并沒有真正摧毀鋼鐵廠,還是烏軍自身補給不足才撤出。
目前伊朗襲擊以色列的導彈,考慮命中誤差和突防,就算集中起來使用,也最多摧毀幾棟大樓。
有不少人疑惑,為什么伊朗采取這種添油戰術,11輪才300多枚,而不是采取更高強度的襲擊?從而短時間內消耗掉以色列的防空能力,然后動用大量無人機小摩托擴大戰果。
原因很簡單,伊朗彈道導彈存量很有限,
最近這一輪,已經消耗掉了伊朗至少兩成庫存,而考慮到以色列對伊朗導彈部隊的襲擊,真實損失更高。就算僅保持目前的強度,伊朗也最多能夠維持一個月的襲擊,之后就會陷入無法有效攻擊以色列的困境,陷入被動挨打的不利局面,而在內部不穩、又隔著上千公里伊拉克的情況下,不可能動用陸軍和空軍。
所以,伊朗必須珍惜彈道導彈,一定要保持產能與消耗基本平衡,攢上半年才能發動一波。而在以色列的襲擊和滲透下,伊朗的彈道導彈產能已經出現大幅下滑。以色列自去年以來,就重點打擊伊朗的固態燃料生產工廠和設備,這一輪還重點打擊伊朗的彈道導彈發射設施、人員。
這就意味著,在目前短期沖突下,伊朗對以色列發動反制,只能消耗存量,還必須保留一定存量用于應對可能的其他力量介入,比如高超音速導彈,必然要預留給美軍。
網上有段子說伊朗的3000枚彈道導彈,可以消滅10個美軍基地、5萬美軍,純屬笑話。滿打滿算不過是3000枚500公斤級航彈,1500噸而已,還想摧毀10個美軍基地?
至于伊朗小摩托之類的無人機突襲,相隔一千公里,被攔截的概率很高,而且載彈量非常有限,對以色列這種永固堡壘城市的殺傷很有限。
所以,在不動用陸軍發動全面戰爭的情況下,就決定了以色列和伊朗的沖突是高度受限的。雖然在這種特殊沖突下,以色列占據更大優勢,但僅靠空軍、遠程武器和特種滲透,對一個近億人口的國家,帶來的實際損傷要遠遠低于心理影響。
伊朗對以色列的實際殺傷就更有限的,更重要的是保持反擊能力,然后進行輿論戰。所以不要再質疑伊朗為什么不發動大規模襲擊,有的還說“光升旗不反抗”,現在的襲擊已經是伊朗的能力上限了。
就算不考慮以色列的攔截率,伊朗1500枚導彈全部命中以色列目標,也不過相當于750噸炸藥而已,相當于廣島小男孩當量的5%,而且針對鋼筋混凝土建筑,分散炸藥帶來的威力更要大打折扣。看看俄烏戰場就知道這是多么有限的殺傷力,10枚500公斤航彈的殺傷力,遠不如1枚3000公斤航彈。
所以,中國當年才特別重視“兩彈一星”,也就是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光有原子彈,沒有制空權情況下,基本無用,而只有導彈沒有原子彈,殺傷力極為有限。
只有實現原子彈的小型化,提高導彈的射程,進行兩彈結合,這才具備有效的戰略威懾。
正因此,以色列才會特別警惕伊朗的核能力發展,伊朗只要擁有了核武器,以色列就成了伊朗的人質,從此美國投鼠忌器,因此,對美國而言,無論如何都不允許伊朗擁核。
要想用常規導彈實現戰略打擊效果,也不是不行,但對經濟和產能的要求極高,全球只有中國有這個能力。比如前不久央視亮出的PL-15E導彈柔性生產線,能夠實現24小時無人自動化生產。如果進入戰時狀態,都不需要深度動員,僅僅發揮現有產能,一天的產量就能超過如伊朗這種級別國家的全部庫存。
所以,對以色列和伊朗局勢的未來分析,根本不想要搞得這么復雜,算一算儲量和產能就很清楚了,這必然是間歇性回合制,都在拖以待變。
在拖的大背景下,唯一的顛覆性變數就是核武器。以色列需要確保伊朗無法擁有核武器,但反過來,伊朗內部主張擁核的極端強硬派,會不會利用以色列的強勢,加速擁核呢?從而令伊朗的彈道導彈,真正具備戰略威懾。
但是全世界主要國家,尤其伊朗周邊,沒有國家愿意看到伊朗擁有核武器。
正因此,美國才會阻止以色列試圖斬首哈梅內伊,目前哈梅內伊才是壓制伊朗內部極端強硬派的關鍵,如果他都被斬首,無論任何勢力上臺,都必須對以色列更加強硬,否則必然下臺。
其他文章推薦
如果喜歡,還請點贊、“在看”和關注吧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發現“大樹鄉談”
備用:大樹鄉談2022、大樹鄉談202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