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寫于2021.11
熟悉我的人知道我對“感恩”、“家人”這樣習慣性的稱謂,有反感。但今天要說一下:其實我很接受這個名次,以及為什么。相信這可能是一個透徹的角度。
感恩,是經常被用來“洗腦”(管理者對團隊)和“自我洗腦”(教練和所謂積極心理學)的工具,從商業和政治角度,它是一種控制手段,產生的后果是“麻醉”--“那天是你用一塊紅布,蒙住我雙眼也蒙住了天,你問我看見了什么,我說我看見了幸福,這種感覺真讓我舒服,它讓我忘了我沒地兒住。”。為什么要麻醉眾人?為了利益和商業利益,為什么人需要麻醉?因為越看不清,越容易減少消耗,讓自己內心平靜安寧,于是少了煩惱。
在上述情形下,洗腦的團隊是排斥邏輯思考的成員的,自我洗腦的人是排斥理性思維人的,會冠之以“太負面”、“批判性太強”等帽子。
所以,和這種低級的“感恩”相對應的就是“批判性思維”,兩者貌似格格不入,前者強調“感恩”,后者就一定問“為什么?憑什么?”。
其實這才是關鍵點,如果能回答這個問題,是“高質量的感恩”,如果不能回答就是“洗腦的感恩”。
我本人做過保險,研究過直銷,加之天生的“探索性思維”(并非批判,而是感性好奇、理性探究,請仔細琢磨這句話),所以不喜歡帶有目的的那種“別有用心的感恩”和“家人”稱謂---這幫人不是心壞,就是沒受過高等教育。
但是實質上,我深刻理解“感恩”的巨大意義,并接受它。
用結構性思考,三個問題:
1.感恩是什么?
2.為什么必然會存在?
3.關我屁事?
一個答案:
感恩是一個弱勢的個體與外界主動連接的最開始,當你和外界有連接而不是對抗之時,會減少消耗獲得補給,于是內心安寧進而生活的好。
從思維驅動行為原理上:只有一個人開始感恩,才會產生真正的“接納”,“接納”了才會“連接”,也就是說,如果你真正能有動力去接納和喜歡你曾不接受的,這個對于銷售、管理和日常溝通是不是都有著重要價值?是的,這就是動力!一切的起點。
作為培訓師,相比學員,日常我會聽和講更多道理,讓人心頭一熱,但是很清楚,當人們心頭一熱之后,回到現實再面對冷冰冰的(客戶、領導、員工或任何一個對方)反應時,道理就會失效,溫暖消失,敏感者甚至會憤怒逆反-“為什么總要我感恩你,你他媽的永遠像個傻比?”、“我是不是太賤了?”、“非暴力溝通為什么沒有用?”
所以,要深層次去認知--怎么才能建立感恩的心態。
感恩,來自一種自上而下的上帝視角:感恩的不是某個人,而是人們能共同存在于一個生態的機緣和意義。生態的運行原理是被矛盾沖突驅動,才在相生相克中運轉。我們必須都處在矛盾中,憎惡會帶來動力去加強對立讓矛盾客觀發生,而感恩又能夠讓自身充滿動力,并避免矛盾過格。這兩個共同作用,造就了平衡--平衡是對個體和環境共同的終極原理。
對個體(包括團隊)來說:你活著需要勁兒。勁兒分兩種:獸性(荷爾蒙、狹隘觀念),給我們斗爭的力量;神性(正確的世界觀、關系觀),給我們平靜的力量。感恩,屬于后者。
回到現實:不怕得罪人說,我經常覺得培訓機構就是商人(此處省略一千字),甲方就是官僚(此處繼續省略),所以我經常內心鄙視它們。
但是這并不妨礙我也愛它們。因為感恩,我感恩它們讓這個生態存在讓我活在里面,我很清醒我們都只是這個生態里一個小點,我只能提升我的力量,與它們相愛相殺再共同到老。
相信絕大多數人會在其一生將要結束的時候才懂得和理解真正的感恩,但為時已晚,
為什么不現在呢?會讓你安寧和熱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