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Jasper
車越來越便宜,但為了盈利,車企的降本策略越來越多了。
如果是供應鏈整合降本、技術優化降本還好,但偷工減料、降低配置帶來的降本就是對消費者的極度不負責了。知嘹汽車細數了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降本套路,看看具體有哪些?一起避雷!
防撞梁減配
在所有的降本策略中,對防撞梁進行減配降本是最惡劣的行為。
作為在發生碰撞事故中最重要的吸能裝置,防撞梁一般都要采用高強度的鋼材或鋁合金材質。但現在有小部分車企對防撞梁進行了減配,部分車型的后防撞梁被直接“閹割”,不配備或選用泡沫板來取代。
如果是輕微碰撞可能還無傷大雅,但如果遇到激烈碰撞,乘員艙的生存空間會被嚴重壓縮,不光是經濟損失嚴重,人員傷害的風險也會顯著增加。
車體防銹處理偷工減料
如果說防撞梁的偷工減料還能明顯感知,那在車體的防銹處理上減配,對于消費者來說則需要更久的時間才能發現。
為了讓車體的耐腐蝕強度增高,在車體鍛造時會采用鍍鋅進行處理,常規本該是“雙面鍍鋅”處理的工藝,部分車企為了降本選擇了成本更低的“單面鍍鋅”或“不鍍鋅”工藝。
這樣的操作直接造成了車體的防腐蝕能力不足,氧化生銹的風險被大幅提高。三五年之內可能肉眼還看不出明顯區別,但時間長了會明顯發現車體的大梁等重要承重結構發生腐蝕,碰撞后的車體吸能能力被大幅縮減。
車規級芯片改為消費級芯片
在新能源車型上,智能芯片已經成為了必要的一部分。但對于智能化更高的新能源車來說,芯片的選擇上也成為了諸多車企的降本秘籍。
穩定性更高的車規級芯片在成本上要比消費級芯片貴很多,但能保證使用時的穩定安全性,部分車企為了降本,卻選用了消費級芯片,也就是俗稱的“魔改版手機芯片”。
被宣傳“車界芯片天花板”的8155芯片,實則就是從高通855芯片魔改而來,雖然正常使用下沒什么差別,但在使用時出現的卡頓風險、黑屏風險等,都會對新能源車型帶來更高的駕駛風險。
其余配置縮減
除了上述這些嚴重影響用車行駛安全性的減配外,部分車企為了降本還會在一些其他的配置和用料上進行減配。
比如在前機蓋、車門等部分的隔音隔熱棉上,原本鋁箔+阻燃泡沫構成的部分會被直接閹割或減配成普通泡沫。
同樣,在車底結構的阻尼片部分,有些廠家會將行業標準的丁基膠阻尼片換成瀝青阻尼片,這樣的行為雖然可以有效控制成本,但也會造成在高溫下釋放有害氣體的情況。
在部分車型中,底盤護甲、底盤懸架結構的襯套、曲桿的用料也有明顯的減配,鋁合金材質換為鋼材、連接桿變細等情況也常有發生。
隨著車企的價格戰越來越嚴重,為了控制成本和利潤,在用戶看不見的地方降本已然成為了部分車企的常規操作。這些行為對于用戶來說很難明顯感知,但終歸是影響了消費者的利益,甚至還會威脅到用車安全。
知嘹汽車建議大家在購車時還是要謹慎選擇,多對比、多了解,選擇用料更踏實厚道的企業和車型。
知嘹汽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