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h的西定鄉,有一片被原始雨林環抱的古村落——章朗村,這里完整保留著布朗族傳統生產生活方式與文化習俗,有機茶園面積達4699.5畝,茶香與云霧交織,蟲鳴與溪流和鳴,在這片秘境深處,布朗族漢子巖拉的雨林茶旅夢正一步步實現。
“巖拉客棧”原貌
茶農轉型?茶旅融合探索者
巖拉自幼便浸潤在章朗的山水之間,這片土地的每一縷茶香、每一片云霧都深深烙印在他的記憶里。2009年,當章朗村的靜謐開始吸引外來游客時,他敏銳地發現了一個問題,游客來了之后沒有吃住的地方,當地群眾也不習慣與外人交流。于是,他拿出積蓄,將自家老屋改造成一座富有布朗族風情的客?!皫r拉客?!保@個樸實的開端,種下了改變村莊命運的種子。
“云上章朗”客棧觀景臺
近年來,隨著西定鄉大力推進古茶山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先行示范區建設,作為村“兩委”干部的巖拉更加意識到,家鄉的寶藏不該只藏在深山,他決心將最初的“巖拉客?!碧釞n升級,打造“云上章朗”特色民宿酒店。為了提高民宿經營水平,巖拉多次赴麗江、上海等地參觀學習,他將所見所聞融入客棧改造,精致的空間設計保留了布朗族傳統元素,舒適的康養體驗讓都市人找到心靈歸宿,手工茶具陳列和窗外綿延的茶山景觀相得益彰……這些用心很快得到回報,“云上章朗”迅速成為茶客和背包客向往的“雨林驛站”。
巖拉帶領游客在雨林徒步
從最初簡陋的“巖拉客?!钡饺缃耦H具規模的“云上章朗”,巖拉的創業歷程正是章朗村發展的縮影。
近年來,章朗村通過黨建引領、培訓交流、專家指導等方式,引導經營戶打造特色民宿產品、規范民宿經營管理,依據國家民宿評級制度開展專業評估,設計推出“一棵樹”等茶文化主題民宿8家80余個房間,其中云上章朗客棧從2024年7月開業至今已接待游客1200余人次,全村民宿行業收益超過80萬元。
游客與章朗村百年藤樹木的合影
雨林徒步?茶樹王故事講述者
依托西定鄉“茶旅融合”政策,巖拉設計了一條“古茶樹探秘+雨林生態”徒步路線,從章朗古茶山到曼佤村獨樹成林,游客跟著他穿越原始森林,辨認野生茶樹王群落,體驗傳統采茶、制茶工藝,品嘗布朗族四季美食。途中,他指著800年樹齡的勐海章朗茶王樹說:“這些茶樹是活化石,每一片葉子都藏著布朗族的歷史。”他的講解充滿詩意,從??倒澋牟杓纼x式,到“象山青餅”背后的制茶智慧,再到布朗民俗風情……這些古老神秘的歷史文化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而來。
從曾經“守著綠水青山過著窮日子”到如今通過開發“茶+”新路線,章朗村走出了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共贏之路。村黨總支在鄉黨委、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整合仙人洞、虎跳峽、古驛道等生態資源,引入西雙版納瑞恒邦泰生態旅游公司,延伸開展觀鳥之旅、戶外探險、森林徒步探索,為游客科普茶知識、表演茶歌舞,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超過5萬人。
巖拉攝影作品:《布朗族老人的制茶時光》
鏡頭定格?鄉愁記憶記錄者
巖拉不僅是一位茶農、一位民宿老板,更是一位用鏡頭記錄鄉愁的“鄉村記錄者”。2013年,隨著章朗游客的增多,在與全國各地游客的交流中,巖拉逐漸愛上了攝影。他創辦了“章朗山”視頻號和抖音號,用獨特的視角記錄古茶樹的四季輪回、布朗族的日常生活和雨林的神奇景觀。經過多年積累,他的賬號已擁有1000多名忠實粉絲,單條視頻最高播放量達7萬次。
巖拉攝影作品:《布朗族老人的制茶時光》
在他的鏡頭里,詩意無處不在。他細膩地記錄下,清晨5點的茶山晨霧中第一縷陽光穿透云海的絕美瞬間、布朗族老人褶痕累累的雙手揉捻茶葉、桑康節布朗族群眾載歌載舞的熱鬧場景,通過他的照片讓外界更深入地了解布朗族文化。
這些充滿溫度的影像,不僅為“云上章朗”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流,更助推“秘境章朗”“章朗公主”“章朗山”等多個茶葉品牌走向全國市場。2024年,章朗村茶葉銷售總量達90余噸、銷售收入1500余萬元,為村集體增收10余萬元。
巖拉的故事,是茶山與現代生活的奇妙交融。他用一間民宿讓游客駐足,用一條山路帶人探秘雨林,用一個鏡頭記錄家鄉之美。正如他所說:“茶葉是祖先留給我們的語言,而雨林和鏡頭,是我講給世界聽的故事,我們實現了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日子也越過越紅火了。”
作者:通訊員 徐利珍
轉載請注明來源《民族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