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商業研究院 作者:陸爍宜
來源丨時代商業研究院
作者丨陸爍宜
編輯丨鄭琳
曾多次遞表無果的富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富衛集團”),5月29日再次向港交所遞表,重啟IPO之路。6月16日,該公司終于正式通過聆訊。
招股書顯示,2024年,富衛集團已經扭虧為盈,但是報告期內(2022—2024年)其凈虧損仍超過10億美元。拉長時間線來看,自2019年以來,該公司虧多盈少,可持續盈利能力待考。
需注意的是,在創始人李澤楷的帶領下,富衛集團熱衷于通過收購“開疆拓土”,這雖然有助于該公司業務規模的提升,但也導致其賬面上的商譽越滾越大,商譽減值風險不容忽視。
5月22日,就公司IPO進程反復受挫、報告期內大幅虧損等問題,時代商業研究院向富衛集團發送郵件并嘗試致電詢問。6月18日,時代商業研究院再次致電該公司,但電話無人接聽。截至發稿,對方仍未回復。
2024年扭虧為盈,報告期內凈虧損仍超10億美元
招股書顯示,富衛集團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泛亞洲人壽保險公司。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2025年5月12日),富衛集團的創始人李澤楷控制著該公司約66.70%的股權,是其控股股東。
2024年,富衛集團雖然扭虧為盈,但是報告期內累計凈虧損達到10.27億美元。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其凈利潤分別為-3.20億美元、-7.17億美元、0.1億美元。
富衛集團表示,2023年凈虧損規模較高,主要是由于不利的資本市場變動、出售與日本Athene再保險交易相關的金融投資產生的投資虧損,導致稅前虧損5.05億美元。2024年盈利0.1億美元,主要歸因于新業務合約服務邊際增加、資本市場積極向好,以及開支管理有所改善的影響。
不過,作為富衛集團的核心業務,保險服務2024年的業績為6.70億美元,跟2023年的6.79億美元相比有所下降。相比之下,其凈投資業績則達到2.41億美元,較2023年的-6.32億美元大幅好轉。
可見,盡管2024年富衛集團扭虧為盈,但卻并非由保險服務的盈利能力改善所帶來的,而是依靠投資業績改善驅動的。
拉長時間線來看,自2019年以來,富衛集團就虧多盈少。綜合此前多版招股書來看,2019—2021年,富衛集團的凈利潤分別為-3.32億美元、-2.52億美元、2.49億美元。
可見,在過去6年里,富衛集團僅2021年、2024年實現凈盈利,其他年份均為凈虧損的狀態。自2019年以來,累計凈虧損達13.62億美元。
而在2021年實現扭虧為盈后,富衛集團就開始沖擊港股IPO。不過,2022—2023年,該公司又陷入大幅虧損之中。盡管2024年富衛集團再次扭虧為盈,但是其可持續盈利能力仍有待觀察。
瘋狂收購“開疆拓土”,10年間并購10余起
成立僅12年,富衛集團的業務就遍布中國香港、澳門,以及泰國、柬埔寨、日本、菲律賓、印尼、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等10個市場,背后或與該公司大舉收購有關。
招股書顯示,2013年2月,李澤楷通過向荷蘭國際集團收購中國香港、澳門,以及泰國的壽險公司,并收購中國香港的一般保險、僱員福利、強積金業務及財務策劃業務,成立了由富衛人壽(百慕達)、富衛泰國、富衛人壽(澳門)及富衛財務策劃組成的富衛品牌。
此后,富衛集團又不斷通過收購來開拓市場。招股書顯示,2015年6月,富衛集團通過收購PT Finansial Wiramitra Danadyaksa(后更名為富衛印尼)50.1%的股權進入印尼市場。2018年3月,富衛集團持有富衛印尼的股權進一步增加至79.1%。
2016年4月及6月,富衛集團收購了Shenton Insurance Pte. Ltd.(后更名為富衛新加坡)90%的股權、Great Eastern Life (Vietnam) Company Limited(后更名為富衛越南)100%的股權,并借此進入新加坡、越南市場。此后,富衛集團又將富衛新加坡余下的股權納入囊中。招股書顯示,2019年6月,富衛新加坡已經成為其全資附屬公司。
2017—2023年,富衛集團如法炮制,先后收購了AIG富士生命保險株式會社、HSBC Amanah Takaful、泰國匯商銀行人壽、Vietcombank-Cardif Life Insurance Limited Company、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美商大都會人壽保險香港有限公司、PT Commonwealth Life、PT First State Investments Indonesia、Bangkok Life Assurance (Cambodia) Plc.、馬來西亞人壽保險公司GBSNLife等多家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權,并借此進入或擴大在日本、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柬埔寨等地的市場。
可見,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富衛集團先后發起了10余起并購案,將其市場從最初的3個拓展到10個,這是其市場及業務規模大幅擴張的基礎。
港澳市場份額有所“失守”,賬面商譽高達15億美元
招股書顯示,按個人新業務計算,2015年富衛集團在東南亞市場(包括泰國、柬埔寨、菲律賓、印尼、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的新保費僅為2億美元,在該市場的保險公司中排名第14位;2023年的年化新保費則達到10億美元,排名上升到第5位。
招股書還指出,按2023年年化新保費計算,富衛集團在其所有市場的市場份額為3.6%,排名第8位;其中,在中國香港及澳門的市場份額為3.6%,排名第10位。
而根據富衛集團2022年9月遞交的招股書,按照2021年年化新保費計算,富衛集團在中國香港及澳門的市場份額為4%,排名第8位。可見,2023年富衛集團在中國香港及澳門的市場份額及排名均有所下降。
需注意的是,富衛集團大舉收購雖然有助于迅速進入新市場,但這也為其帶來大量的商譽,需警惕商譽減值風險。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末,富衛集團的無形資產賬面凈值分別為32.07億美元、31.54億美元、30.85億美元,其中,收購保險業務產生的商譽分別為15.29億美元、15.35億美元、15.07億美元。2022—2023年,富衛集團未對商譽確認減值,但在2024年,該公司已就富衛印尼確認減值2100萬美元。
(全文2174字)
免責聲明:本報告僅供時代商業研究院客戶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的信息編制,但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報告發布當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征價。該等觀點、建議并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圍內,與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關系。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之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復制、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權。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時代商業研究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