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市校外培訓機構的告知書
漯河市各校外培訓機構及相關從業人員:
暑假將至,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及國家“雙減”政策規定,切實保障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減輕中小學生校外培訓負擔,維護良好教育生態,現將暑假期間相關要求明確如下:
一、嚴格遵守學科類培訓禁令
(一)全面暫停學科類培訓。2025年7月1日至8月31日暑假期間,全市所有學科類培訓機構(含已注銷或轉型機構)須嚴格落實“暫停鍵”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嚴禁以“教育咨詢”“托管輔導”“研學實踐”“一對一”“住家家教”等名義進行隱形變異學科類培訓。
(二)嚴禁在職教師參與。全市中小學在職教師不得組織、推薦或誘導學生參加違規培訓,不得在培訓機構兼職授課。對頂風違紀者,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直至吊銷教師資格、開除公職。
二、規范非學科類培訓行為
(一)依法依規辦學。全市非學科類培訓機構(文化藝術、體育、科技等)須取得相應主管部門審批資質(文化藝術類由文旅部門、科技類由科技部門、體育類由體育部門審批),嚴格按許可范圍開展培訓,嚴禁超范圍經營或變相開展學科類培訓。全市所有經審批設立的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含文化藝術類、體育類、科技類等)必須按要求在全國監管平臺注冊,完成信息填報并接受動態監管。
(二)強化資質公示。在培訓場所顯著位置公示辦學許可證、營業執照、師資信息(含教師資格證或專業技術等級證書)、課程設置、收費標準、安全管理制度及監督舉報電話等信息,做到“一校一址、一址一證”。
(三)規范收費管理。通過“校外培訓家長端”APP進行選課、繳費,一次性收費不得超過3個月或60課時,且金額不得超過5000元。嚴禁以充值、次卡等形式變相超期收費,不得使用個人賬戶收款,確保資金全程監管。
(四)優化培訓內容。課程設置需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嚴禁“超綱教學”“強化應試”。藝術類、體育類培訓應注重實踐體驗,科技類培訓需突出創新能力培養,不得借“思維訓練”等名義開展學科類教學。
三、筑牢安全管理防線
(一)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全市各校外培訓機構要把學員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牢固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風險意識,落實“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工作要求,完善消防、衛生、應急等安全管理制度,確保疏散通道暢通、消防設施完好、視頻監控全覆蓋。定期開展安全隱患巡查、應急疏散演練等。
(二)開展安全自查自糾。立即組織全面安全排查,重點檢查場地安全(生均面積不少于3平方米)、用電安全、設施設備安全及防暑防疫措施落實情況。嚴禁在培訓場所內設置住宿、餐飲等功能區域,消除各類安全隱患。
(三)加強從業人員管理。從業人員須通過違法犯罪記錄查詢,簽訂《安全責任書》。嚴禁聘用有性侵、虐待等違法犯罪記錄人員,定期開展師德師風及安全培訓。
四、強化社會監督與違規處理
(一)暢通舉報渠道。漯河市“雙減”辦將向社會公布舉報方式,接受線上線下舉報、電話舉報等,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二)嚴懲違規行為。對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非學科類超范圍經營、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機構,將依法采取責令整改、退還費用、吊銷許可證等措施,并納入“黑名單”予以公示。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各機構應主動引導家長樹立科學教育觀念,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體育鍛煉、親子活動等,共同營造健康成長環境。漯河市“雙減”辦將組織市縣各成員單位開展暑期專項檢查,對違規行為堅決予以查處、公開曝光。
希望全市培訓機構嚴格遵守本告知書要求,自覺規范辦學行為。讓我們攜手落實國家“雙減”政策,守護學生假期安全與健康成長。
漯河市“雙減”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
2025年6月16日
來 源: 漯河市教育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