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山中學開展應急救護公益培訓
為響應《中國紅十字會總會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要求,提升師生應急救護與自救互助能力,2025年6月16日,營山縣教育和體育局、營山縣紅十字會、四川省營山中學校、營山縣博愛志愿者協會在營山中學聯合舉辦“2025年紅十字會救護員培訓班”,全校高三畢業生及部分教職工參與此次培訓。
開班儀式啟新篇,多方領導寄厚望
開班儀式由營山中學安保處副主任李宗桓主持,縣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蔡發軍、縣教體局安全股陳鑫、營山中學工會主席李云中及博愛志愿者協會會長羅健英等領導出席。李云中在講話中強調:“生命至高無上,在意外傷害突發時,第一目擊者的正確處置是挽救生命的關鍵。”他呼吁師生珍惜學習機會,不僅要自身掌握急救技能,更要成為急救知識的傳播者,讓“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理念深入人心。蔡發軍與陳鑫分別從紅十字會職責與校園安全管理角度,闡述了培訓的重要意義,要求參訓人員以嚴謹態度對待學習,確保培訓實效。
理論實操雙驅動,急救技能入人心
上午9:00至11:30,紅十字應急救護師資圍繞紅十字運動基本知識展開講解,結合真實案例剖析應急救護的重要性。在心肺復蘇教學環節,授課老師通過模擬人演示操作流程,詳細講解胸外按壓、開放氣道、人工呼吸等關鍵步驟,“按壓深度需達到5-6厘米,頻率保持每分鐘100-120次”,老師邊示范邊強調細節。學生們聚精會神觀看,不少人拿出手機錄制視頻以便課后復習。
下午14:00,創傷救護與意外傷害處理課程聚焦止血、包扎、固定等實用技能。“三角巾包扎時,要確保敷料覆蓋傷口,打結位置需避開傷口和脊椎”,助教老師手把手指導學生操作,高三(7)班學生張同學在練習頭部包扎后表示:“以前覺得急救很復雜,面對突發情況也無能為力,如今掌握止血包扎、心肺復蘇等核心技巧,不僅讓我們在險情面前擁有主動施救的擔當,更以‘第一目擊者’的責任感重塑了對生命的認知。這份從怯于行動到敢于擔當的轉變,無疑將成為我們步入大學獨立生活的重要保障,讓青春在守護生命的實踐中綻放更多價值。”
嚴格考核保質量,持證上崗護安全
15:30,理論考核以開卷形式進行,內容涵蓋紅十字知識、急救原則等,80分以上為合格。16:00起,實操考核分為心肺復蘇與創傷救護兩部分,學生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模擬急救流程。“按壓位置正確,動作規范,考核通過!”聽到考官確認,高三(3)班李同學長舒一口氣。據悉,考核不合格者可獲一次補考機會,最終合格人員將獲得由省紅十字會統一制作的救護員證書。
此次培訓不僅讓高三畢業生掌握了專業的應急救護技能,更將"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深植于心。
作為四川省安全應急教育示范學校(2016年獲評),營山中學于2022年入選教育部首批201所"全國學校急救教育試點學校",成為四川省唯一入選中學。營山中學創新開展"體驗館實訓+課程教學+資質認證"三位一體培養模式,通過聯合紅十字會舉辦救護員培訓班 ,累計超1000名師生通過考核獲得紅十字救護員證書。這一實踐既有效提升了區域安全救護能力,更樹立起"生命守護者"的公益教育品牌。
在營山教育和體育局、營山縣紅十字會大力支持下,營山中學將持續推動應急救護培訓常態化,致力于培養應急救護人才,為急救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營山中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