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 下面名片 關注CG說科技,感恩遇見!
“以前618:囤!現在618:演算滿減公式2小時,最后只買了兩包紙巾。”
朋友小A上個月工資到賬3萬,但購物車里的AirPods放了半年還沒下單。問就是:“又不是不能用。”
這屆年輕人,正在經歷一場悄無聲息的“消費覺醒”——從“精致窮”到“理智省”,他們不是沒錢,而是突然發現:不消費,才是真·財務自由。
一、為什么年輕人不消費了?
1.經濟理性:工資跑不贏通脹,但智商跑贏了營銷
2025年,一線城市房租占收入比高達42%,而“拿鐵因子”(每天一杯咖啡的小額消費)被年輕人精準狙擊:“30元×30天=900元,一年就是1萬+,夠買一臺PS6了。”
新型省錢話術:
“平替”文學:“不是買不起戴森,是小米吹風機更有性價比。”
“沉沒成本”警告:“健身房年卡?不如公園跑步,畢竟空氣免費。”
2.社交需求降級:從“曬包包”到“曬存款”
某書最新熱詞:# frugalchic(節儉時尚)、# 存錢上癮。
年輕人開始攀比誰更“摳”:“我上個月只花了2000,你呢?”“呵,我靠公司下午茶活下來的。”
3.信任危機:商家套路,消費者反套路
“滿300減30”≈ 誘導你多花270;
“限量款”≈ 饑餓營銷PUA。
(案例:某網紅餐廳“打卡送甜品”,結果被網友扒出“甜品成本2元,但你必須點滿200元套餐”。)
二、當代年輕人的“新型消費觀”
1.錢要花得“有存在感”
比如:為了演唱會搶票可以熬夜,但點外賣必須用滿減券。 買件2000塊的羽絨服可以,但視頻會員必須借朋友的。
2.AI比價,算法反殺算法
年輕人開始用ChatGPT寫“砍價話術”,用比價插件自動追蹤歷史低價。
(真實案例:某網友用AI生成“賣家無法拒絕的砍價文案”,成功讓房東降租10%。)
3.精神消費>物質消費
2025年知識付費增長35%,但奢侈品增速僅2%。年輕人名言:“買包會過時,但考個證能漲薪啊!”
三、如何科學地“不消費”?
1.消費冷靜期法則
把商品加購后等7天,如果還想買——那就再等7天。
2.消費替代方案
想買新衣服?試試“衣櫥重組游戲”:把舊衣服混搭出5套新look。
想喝奶茶?自制“烏龍茶+牛奶+蜂蜜”,成本3元,發朋友圈還能獲贊。
3.消費≠快樂
“當你發現存折數字比購物車更讓人心跳加速時,你就長大了。”
結尾:
所以,下次再有人問你:“怎么最近都不買東西了?”
請微微一笑,深藏功與名:“不是不買,是朕的消費額度,要留給真正的心動。”
Trip
電腦咨詢
公眾號|CG電腦說
公眾號|CG說科技
作者:cg,資深電腦專家,從事電腦咨詢工作十余年,精通網絡規劃、安全防護等領域。來源:CG說科技(ID:dnzxpt)。
免責聲明:文章內部分圖片或觀點來源于網絡,不代表100%真實性,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喜歡請一鍵三連“分享”“點贊”“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