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古文觀止》,恐怕無人不曉。這本書最初是清朝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侯為青少年編選的古文啟蒙讀物,沒想到時至今日依舊被廣泛閱讀,諸多文章寫進了語文課本中,并成為各種考試的常客。
貴陽陽明祠《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為什么能如此深入人心?著名作家巴金曾坦言,他寫作《家》《春》《秋》等小說,靈感和文筆來源于背誦《古文觀止》;著名學者金克木更認為,通過《古文觀止》可以了解歷史、哲學、文體變化,乃至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
巴金:“《古文觀止》這兩百多篇古文,可以說是我真正的啟蒙先生。”
金克木:“讀《古文觀止》……可以知人情事故,可以知中國的宗教精神與人文精神。”
《古文觀止》之所以卓越,首先是其選文跨度大,涵蓋中華文明數千年間思想性與藝術性俱佳的散文精品,經過歷史考驗,歷久彌新。其次,它的選文多元且豐富,涵蓋史傳、論說、游記、雜文、韻文和駢文,編排上以時代為序,長短相間,清晰有序。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說中華文化是一座博大精深的寶庫,那么《古文觀止》無疑是打開這座寶庫的鑰匙。通過這些古文名篇,我們不僅能鍛煉歷史思維與人格智慧,也能理解古人表達的民本情懷與正義精神。
如《召公諫厲王止謗》提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強調言論自由的重要性;《魯仲連義不帝秦》則表達了對自由、正義與美德的追求;范仲淹《岳陽樓記》寄托了對百姓福祉的關懷。
岳陽樓
再如《顏斶說齊王》頌揚了士人不畏權勢、不貪富貴的清高自賞;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表達了讀書人“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與志節;司馬遷的《報任安書》記錄了他面對奇恥大辱的堅韌與隱忍,體現了不屈不撓的精神力量。
趙孟頫《陶淵明像傳》長卷局部
現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學
同時,一些文章充滿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與智慧。《五柳先生傳》展現了不慕榮利、曠達自任的灑脫情趣;蘇軾的《留侯論》則用歷史實例強調了“忍小忿而就大謀”的處世之道;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提醒我們要有志氣、有毅力、不避艱險,方能領略世間奇景。
當然,《古文觀止》并非完美無缺。它缺少先秦諸子的名篇,后世的曹操被稱為“改造文章的祖師”,他的作品也被排斥在外。此外,由于清王朝的專制統治,實行殘酷的文字獄,一些表現強烈民族氣節的文章也不曾入選,而為變節行為辯護的《李陵答蘇武書》卻不辨真偽地收了進來。
不過,部分篇目的客觀意義早已超出了編者的初衷。例如《公羊傳·春王正月》《檀弓·晉獻公殺世子申生》《檀弓·曾子易簀》等篇,旨在宣揚舊倫理道德,卻可以使我們從側面加以認識。
《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知識庫》中的《檀弓》書影
又如《國語·里革斷罟匡君》原是歌頌直言敢諫的忠臣,而我們也可從中得到“伐木禁伐小樹,捕魚禁捕小魚,幼獸要待它成長,鳥卵不準損傷”等保護自然資源的最早文獻資料。因此,看似思想性、藝術性不高的文章,也可能有某些認識價值。
至于像偽托蘇洵所作的《辨奸論》那樣顛倒是非,進行人身攻擊的壞文章,還是極為個別的。即使是這種文章也未嘗不可一讀,因為有比較才有鑒別,從正反兩方面才能對事物有更深刻的認識,讀一點壞文章,也可能增長些見識。
央視出品大型文化綜藝節目《宗師列傳·唐宋八大家》
第六集:蘇洵
在這方面,北大社出版的《古文觀止譯注》,正是為現代讀者量身打造的優秀版本。這一版由北京大學古典文獻學師生共同編注,主編陰法魯教授是著名的古文獻學家。書中每篇古文均附題解、精煉注釋和優美譯文,精準傳達原文精神,并設有獨到精辟的點評,堪稱當代人批判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理想之選。
上圖: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77級畢業照
下圖:葛兆光和陰法魯先生在頤和園
后來,葛兆光在就任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時回憶,當年北大古典文獻專業的本科教育模式極其合理,“可以說是文史哲教育的理想路徑。”《古文觀止譯注》因而兼具通俗性、學術性和權威性,至今仍是閱讀《古文觀止》的絕佳版本。
分享你最喜歡的《古文觀止》中的古文
2位優秀留言讀者將獲贈此書
公號粉絲限量專享
掃碼領券后折合5折優惠
全國首屆古籍整理獲獎圖書
版本優、內容精、譯文美
掃碼進群,更多福利
-End-
封面圖|視覺中國
觀點資料來源:
《古文觀止譯注(修訂本)》
轉載及合作請發郵件:scb01@pup.cn
▼點擊名片 ?標關注我們▼
古文學習的第一本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