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業進入存量博弈的今天,各個酒企試圖在存量中尋找新的增長極,酒業營銷也從傳統的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轉向酒業老板個人IP的打造。
酒業電商頭部郝鴻峰早就布局這一賽道,個人平臺賬號粉絲超百萬;環球佳釀酒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鄧鴻在視頻中變身廚師,以餐酒融合的形式拉近受眾距離;仁酒主理人鐘麗以個人視頻號記錄職場女性的精彩瞬間,受到眾多關注。
但隨著酒業老板IP逐漸成為人人跟風的熱象,當打造人設從差異化策略變為行業標配,酒業老板IP的競爭已從“搶流量”轉向“拼基建”,誰才能在流量退潮后笑到最后呢?唯有構建長期信任、整合產業資源、抵御風險的人才是最后的贏家。
認清酒業老板IP的“雙刃劍”本質
相較于過去傳統線下渠道被動等待用戶,酒業老板的IP更具備主動性。打造好IP就等同于建立了一個私域,精準推送觸達用戶是打造老板IP最顯著的成效。
這一舉動下帶來的連鎖作用更顯而易見,首先是不受限制,在不違反平臺規定的情況下,發布內容、發布時間均無限制,酒業老板也可隨心所欲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其次是免費,相較于在各種渠道投放廣告,打造人設來宣傳酒水是完全免費的;最后,酒業老板IP的形象打造通常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領導,而是“接地氣”的普通人形象,無形中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從而構建信任。
這并不意味著鼓勵所有酒業老板全部盲目投入打造IP這一賽道上來,酒業老板IP是一把雙刃劍,對于不同規模的企業適配度不同,也直接影響了打造老板IP的成效。
對于一些中小酒企而言,產業尚處于萌芽階段,品牌影響力不夠,老板可憑借誠意和專業輕裝上陣,打動看客,以最小的成本在一定范圍內打開品牌知名度、影響力和建立品牌信任,不失為一種突圍方式。
但對于一些已經成熟的大型酒企,打造IP更需要慎重。
一方面大型酒企在行業已具備一定知名度,此時老板打造IP無疑是將人設形象與品牌深度綁定在一起,當老板言行不慎或遭遇突發危機,陷入輿論風暴,公眾的容忍度與理解度相對更低,此刻對人設的關注度在危機時刻卻成了放大器,對于品牌的影響不可估量。另一方面IP打造需要系統化運作,如過度依賴個人魅力導致抗風險能力低。同時,老板精力有限,如何平衡工作與IP打造也是需進一步深思的問題。
總之,打造酒業老板IP需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路徑。中小酒企需用“誠意”突圍,大型酒企需用“制度”維護,使風險和收益達到動態平衡。
新形勢下酒業老板IP的兩大革命
當“老板出鏡”成為行業熱象,酒業老板IP的競爭維度正從依賴個人魅力轉向以生態整合和技術賦能為核心的“產業共建”。在新形勢下,兩大革命值得重點關注。
? ? 生態革命:郝鴻峰模式下的資源整合
在縮量市場中,不少中小酒商陷入生存困境,部分區域酒商因缺乏流量、供應鏈和內容能力,線上增速不足。而郝鴻峰的案例,正是通過將個人IP轉化為酒類直播矩陣,以個人IP的爆火為產業賦能。
酒仙集團以打造“拉飛哥”“酒仙亮哥”等垂直領域頭部IP矩陣為核心,通過專業人設撬動流量,并以此擴建2萬平米直播基地,構建行業級資源整合平臺:一方面向中小酒商開放“代運營+供應鏈”賦能體系,另一方面借IP勢能反向整合上游,旗下推出容大醬酒,自建酒莊掌控產能,逐步提升自有品牌占比,打破對傳統名酒的利潤依賴。這套“IP流量換供應鏈,供應鏈固流量”的閉環戰略,推動酒仙從渠道商蛻變為產業生態主導者,不僅拉動集團直播業務年GMV破百億,更掌握行業話語權。
? ? 技術革命:AI時代的技術內容革新
當酒業老板IP面臨精力有限的問題,可利用AI克隆老板形象批量生成口播視頻,解決老板時間有限的問題,但需注意保留真人出鏡的場景,避免用戶信任喪失。
場景打造上,可進行元宇宙場景延伸。例如,酒業老板如因時間沖突無法實地拍攝,可打造虛擬酒廠、虛擬酒館講解釀酒工藝,在為老板提供便利的同時,更能使受眾代入場景。
同時,傳播內容上需與時俱進,盡可能避免老生常談的同質化內容,以展現企業家的大格局。圍繞當前的碳中和、公益等熱度話題與酒業的關聯展開探討,塑造一個良好的企業家形象,為品牌賦能。
酒業老板IP長期主義的三大生存法則
當流量熱潮消退,酒業老板IP長期發展不再依靠一時的火爆,而是必須建立信任,明確定位,管控風險,才能萬無一失。以下三大原則,正是從“流量狂歡”轉向“產業基礎建設”的核心途徑。
? ? 打破算法,構建“篝火式信任”
當前新媒體平臺的流量困局已愈發明顯,如抖音酒類直播平均流量成本上升,但面臨高播放、低轉化的困局。問題的核心在于,算法推薦依據是流量,而非“信任”體系。真正的長期主義者,需要將“煙花式流量”(短暫絢爛、難以留存)轉化為“篝火式流量”(持續輸出價值、用戶主動聚集)。
落地路徑分為三步:
● 首先是做好垂直領域的內容深耕,放棄泛流量內容。如曾品堂創始人曾宇在個人視頻號中分享白酒的選品干貨,分析酒行業趨勢,解讀白酒年輕化等行業熱點,其本質是用“專業感”替代“獵奇感”,構建用戶信任體系。
● 其次是用戶共創,實現雙向互動,不僅降低了內容生產成本,更讓用戶從“看客”變為“參與者”,信任度提升。
● 最后是私域沉淀,將“平臺流量”轉化為“用戶資產”,通過直播、視頻等方式吸引精準人群,實現由關注人到關注品牌產品的轉變,構建私域生態。這種通過平臺引流轉化為私域的模式,將流量轉化為可長期運營的“用戶資產”,徹底擺脫對算法的依賴。
? ? 明確定位,把握主次關系
部分酒企老板在做IP中可能會陷入“角色混淆”。要么過度沉迷網紅身份,忽視企業戰略;要么因老板身份拘謹,IP內容缺乏活力。長期主義的關鍵,是明確老板是企業決策者,IP是用戶溝通接口的主次關系。
不同規模酒企的定位策略差異顯著:對于大型酒企,老板是“行業發言人”而非“促銷主播”。頭部品牌的老板IP,更適合聚焦“工藝文化輸出”而非“低價賣貨”。強化品牌“稀缺性”認知,可提升用戶對高端定位的認可度。若盲目模仿中小酒商的“砍價”人設,反而會削弱品牌溢價能力。對于中小型酒企,老板是“普通人形象”而非“流量明星”。酒業老板盡可能打造親民的形象快速拉近距離,這類IP的核心是“接地氣的誠意”,而非“宏大敘事”,更易打動對價格敏感、注重熟人信任的區域用戶。
同時,團隊支撐是定位落地的關鍵,打造老板IP需配備由內容策劃、數據運營和輿情監控組成的專業團隊,老板僅負責核心人設輸出,節省時間。這種分工既保證了IP內容的專業性,又避免了老板因過度投入IP運營而忽視企業管理。
? ? 主動防御,做好危機預案
老板IP的高關注度,也意味著高風險并存。如老板因不當言論、輿情失控、代際斷層等問題,可能讓IP“一夜崩塌”。長期主義的IP必須做好監測和傳承的危機預案。
● 輿情監測:用技術筑牢“防火墻”
酒企可引入輿情管理系統,在視頻或直播中精準識別敏感詞,實現敏感詞預警、負面內容攔截、輿情趨勢分析的全流程管理,可降低負面輿情率。
● 代際傳承:培養“酒二代”接班人
IP打造離不開新媒體平臺,這一渠道與酒二代對新媒體平臺的熟悉度精準匹配。
以天塞酒莊少莊主朱莉莉為例,她的賬號“少莊主今天醒酒”,專注于葡萄酒科普與推廣,以輕松幽默的方式講解葡萄酒知識,降低消費者的選擇門檻,內容風格真實無腳本、互動性強,很快吸引了大量關注。增力集團副總經理李俊杰以“杰少的朝九晚酒”的賬號講述他接班的日常:副總日常的一天、開員工大會、拜訪經銷商、帶隊茅臺回廠游、參加讀書會……以年輕視角展現職場的領袖風范。“酒二代”IP實現了生命力的延續,不僅繼承了父輩的商業智慧和行業經驗,更帶來了新鮮的思維和創新的活力,使IP形象更加立體、多元。
當流量退潮,打造酒業老板IP的最終目的不是“個人網紅”,而是建造整個酒業穿越周期的“產業信任基建”。真正的長期主義,不是盲目追逐流量,而是深耕內容,構建用戶信任體系;不是沉迷塑造個人魅力形象,而是構建產業的共生生態。唯有如此,老板IP才能從“流量符號”轉變為“行業基石”,在酒業的下一個十年里,成為照亮行業的那簇永不熄滅的篝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