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這次下了狠手,5小時內連續砸了三輪導彈雨。北京時間6月18日凌晨2點到7點,伊朗向以色列全境發射了三輪高超音速導彈和中程彈道導彈,第一輪3枚,第二輪5枚,第三輪直接翻倍到10枚,連特拉維夫這種核心城市都沒能躲過。這已經是伊朗第12次大規模導彈突襲,擺明了要把以色列的反導系統活活拖垮。
從實戰結果看,伊朗這波導彈突襲直接撕開了美以的反導網,打得相當漂亮。雖然以色列軍方拼命封鎖消息,但從美軍薩德系統的攔截表現就能看出問題。薩德號稱能攔截大氣層內外的導彈,可面對伊朗的"法塔赫-1"高超音速導彈,攔截成功率低得離譜。有消息說,以色列在末端攔截時甚至連續發射12枚攔截彈都沒能攔下1枚"法塔赫-1"。這還只是伊朗初級的高超音速導彈,如果換成中國東風-17那種速度更快、機動更強的型號,薩德估計連反應時間都沒有。
最讓以色列頭疼的是成本問題。美國《華盛頓郵報》算過一筆賬,以色列每晚的反導成本高達2.85億美元,相當于每分鐘燒掉近20萬美元。薩德攔截彈一枚2000萬美元,以色列的"箭-3"也要1500萬美元,而伊朗的"法塔赫-1"生產成本才300萬美元。按照伊朗現在的打法,每發射3-5枚導彈就能逼著以色列消耗10-15枚攔截彈,這種"以小搏大"的戰術簡直是以色列的噩夢。更要命的是,以色列的攔截彈庫存已經撐不住了。美國媒體估計,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以色列的反導系統最多還能堅持10-12天。如果伊朗保持現在的攻擊頻率,以色列很快就得面臨"無彈可攔"的尷尬局面。
伊朗的戰術設計相當狡猾,他們根本不跟以色列拼消耗,而是采用"導彈+無人機"的全天候襲擾模式。白天用遠程自殺式無人機進行試探性攻擊,晚上再集中發射導彈。這種不定時、多批次的打擊方式,讓以色列人每天24小時都得繃緊神經,700萬人反復跑防空洞,正常的生產生活完全停滯。伊朗很清楚,只要讓以色列的經濟崩潰,內塔尼亞胡政府的日子就沒法過。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戰術,比一次性大規模轟炸更致命。
反觀美國,雖然嘴上喊著要增兵中東,但實際行動卻很謹慎。美軍從全球征調薩德攔截彈支援以色列,可薩德的年產能只有70枚左右,根本跟不上消耗速度。更尷尬的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反導部署因此受到影響,原本用來對付中俄的攔截彈被抽調到中東,等于是拆東墻補西墻。如果未來在西太平洋發生沖突,美軍可能會面臨"無彈可用"的危險。
伊朗的實戰表現也驗證了中國發展高超音速導彈的正確性。"法塔赫-1"這種初級型號都能讓薩德疲于應付,東風-17這種經過多次實戰檢驗的尖端武器,更是讓美軍反導系統毫無招架之力。中國堅持發展遠程打擊武器,就是要掌握戰略主動權。畢竟在現代戰爭中,被動防御永遠是下策,主動出擊才是王道。
現在的局勢很清楚,以色列和美國陷入了一個死循環:越攔截越消耗,越消耗越被動。伊朗只要保持現有的攻擊強度,再配合無人機襲擾,用不了多久就能把以色列的反導系統拖垮。而中國通過伊朗的實戰案例,也更加堅定了發展高超音速導彈的決心。未來的戰場,誰掌握了"矛"的優勢,誰就能主導戰爭的走向。美軍薩德在伊朗導彈面前的慘敗,已經給全世界上了一課——防空防空,十防九空,只有把"矛"磨得足夠鋒利,才能真正立于不敗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