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小時,伊朗不是沒還手,但這輪激烈對撞下來,德黑蘭的高層恐怕終于明白,自己真正處于下風的地方,根本不是導彈不夠、無人機不靈,也不是戰場不利,而是——敵人已經提前進了門,甚至坐在你辦公室里喝著茶,聽你下達每一條作戰命令。
6月19日凌晨,以色列空襲了伊朗國家廣播電視臺大樓。不是誤炸,不是波及,是精準命中。新華社駐伊朗記者親歷現場,電視臺直播中直接響起爆炸巨響,濃煙從演播室上方騰起。
那是德黑蘭最核心的地方,是伊朗宣傳體系的喉舌,是政府直接對話全國民眾、對外傳遞立場的輿論中樞。這樣的地方,如果你還能被“突然襲擊”,那就不是技術失誤,而是體系失守。
伊朗外交部長很快表態,稱以色列襲擊民用設施顯示出其“懦弱和絕望”。但這話一出口,反而更像是被打痛了的無力反駁。媒體不是軍隊,但它是政權的象征。打它,傳達的就是一個信號:你講述的“國家故事”,我們隨時可以讓它中斷。
這一次,以色列不僅打了廣播大樓,更打掉了人。沙德馬尼——伊朗戰時參謀長、軍中核心人物,直接在德黑蘭“被定點處理”。以軍稱其為“與伊朗最高領袖關系密切的高級指揮官”,是這場行動的重點目標之一。而這次代號為“獅子的力量”的打擊,三天內一口氣摧毀伊朗境內150余個軍事目標,打擊超過400處關鍵設施,斬首20多名軍官,包括伊朗導逐一清算。
更關鍵的是,伊朗根本無法阻止這一切。德黑蘭有防空網,有預警系統,有導彈攔截部署,可沒有一樣擋得住這波突擊。為什么?不是技術層面攔不住,而是敵人知道你的空窗在哪兒、雷達在哪兒盲、誰今天在哪兒值班。
這種精確程度,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伊朗的指揮鏈,信息早已外泄。從2020年蘇萊曼尼被美軍斬首,到核物理學家法赫里扎德街頭遇襲,再到2024年哈馬斯政治局長在德黑蘭被導彈“斬首”,再到今天國家級電視臺被空襲,一條脈絡已經很清晰:摩薩德和美國情報系統,不只是滲透了伊朗某些環節,而是已經構建了足以隨時施壓的情報控制網。對手掌握的,可能不只是你的位置,而是你下一步打算做什么、打算跟誰說什么。
伊朗革命衛隊當然不是坐以待斃。針對摩薩德駐特拉維夫據點、海法煉油廠等目標迅速展開打擊。伊斯法罕防空部隊還攔截了數架試圖接近納坦茲核設施的“敵方飛機”。對外傳遞的信息是:我們沒被擊垮,我們還有還手之力。
但問題是,這種還擊,已經不能改變伊朗在節奏上被徹底壓制的事實。以色列是有選擇地打,你是被動地回。對方打你戰略中樞,你打對方煉油廠;對方清除你指揮系統,你只能還手幾架無人機。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根本不知道該打誰、打哪兒才是“對癥”。
更可怕的是,伊朗內部似乎也終于意識到了這一點。據稱高層已設立特別調查組,繞開傳統官僚系統,重新梳理安全系統和情報漏洞。但眼下這個局勢,你靠幾個“特別小組”能補上多少?體制內部早已陷入派系博弈:改革派沒有軍權,保守派對新系統不信任。你今天追查一個“內鬼”,明天可能發現整個體系的回路都通著外網。
這不是導彈危機,這是信任危機。
伊朗長期依賴革命衛隊作為國家安全與軍政支柱,但眼下這根支柱,正面臨著“內部熟人干的事”。一名伊斯蘭革命衛隊發言人甚至公開承認,以方掌握伊朗太多內部信息,“令人懷疑是有人向其通風報信”。這句半掩不遮的實話,其實已道盡這場沖突的最深層敗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