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頂流水果,當屬楊梅。
圖片來源:自己 p 的 + 圖蟲創意
南方人只是一味被親戚、朋友、同事投喂,一籃籃摘,一箱箱寄,還要思考吃不完的該怎么辦。
圖片來源:小
在江浙滬有人脈的,朋友早晨頂著露水摘,中午快遞就送到跟前,葉子都能掐出水。
色如胭脂,圓潤飽滿,爆汁生津,風味十足,真的快把北方人饞哭了。
作為夏日消暑第一果,沒人不愛楊梅。但讓部分朋友不敢下嘴的,是吃到果肉里的:
蟲!
本文含蟲圖片均左滑設置,請放心觀看。
楊梅里的小白蟲是果蠅幼蟲,見過的朋友知道,其實只有芝麻粒那么大。
圖片來源:同事吃的
鉆出來可能有點嚇人,但這些幼蟲挺干凈,從蟲卵到幼蟲時期都在楊梅里,吃楊梅長大。不會傳播疾病,更不會在人體內繁殖。
圖片來源:評論區
就算不小心吃進肚子里,胃酸也能很快殺死它們,權當咱補充了點蛋白質。
圖片來源:評論區
比起讓人害怕,楊梅有蟲其實是個重要的信號!如果楊梅肉眼可見有小蟲冒頭,或用鹽水泡出了不少小蟲,代表你的楊梅很可能:
不太新鮮啦 !
楊梅對保鮮要求很高
有蟲冒頭不夠新鮮,盡快吃
含清洗方法
楊梅里的幼蟲,最初是果蠅成蟲帶來的。它們不僅愛采食甜甜爆汁的楊梅,還會在果實上產卵。
從卵孵化到小蟲,有個很重要的條件:溫度不低于 10 ℃。
你好楊梅,我吃一點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果蠅的卵會在 24 小時變成一期幼蟲,6 天左右完成兩次蛻皮變成三期幼蟲。但這些蟲卵容易被溫度硬控,一旦低于 10°C,蟲卵就會停止發育,5°C 以下 12~24 小時就會被凍死。
圖片來源:教科書
楊梅這種水果,非常容易擠壞、發酵、變味。為了保證新鮮度,采后一般會用低溫保鮮包裝和 0~4°C 冷鏈盡快運輸。
這個溫度下,蟲卵無法孵化,已經孵化的也會被凍死。
按理來說,冷藏保鮮扎實的新鮮楊梅,能做到幾乎沒有活蟲,就算有也不會很多。(產地現摘現吃,不經過冷藏的不算哈)
出現活蟲,尤其是很多的那種,說明采后楊梅在運輸、售賣、到貨保鮮等環節沒有控制好溫度。也可能是到貨回家沒有盡快吃,放幾個小時孵出了新的……
圖片上這么多蟲,真的,不太對……
圖片來源:小
溫度一上來,不僅楊梅里殘存的小蟲子會繼續生長,蛀食果肉;
加上楊梅含水量高、沒有果皮易磕碰產生機械損傷、采后幾天呼吸旺盛,「非低溫」對楊梅來說,更是致命一擊:
細菌、真菌統統找上門,壞得更快。
所以朋友們,一顆楊梅冒出蟲,最該做的是趕緊(閉眼)吃或分享掉。
不想吃到蟲:可以在清水中加入 1 勺食用鹽 + 1 勺食用堿,將楊梅浸泡 5 分鐘,用流水清洗。想看震撼場面的,不妨試試網上熱門的筋膜槍沖擊法。
如果冒出來很多小蟲子,果子聞起來還有隱隱的酸味、酒味,那說明可能放的真有點久,建議最好別吃了,當心鬧肚子……
圖片來源:同事泡的
2 個關鍵方法
北方也能吃上新鮮的
想看見活蟲都難
「一日色變,二日味變,三日色味皆變」,用來形容楊梅,可能比荔枝還更合適。
曾經的楊梅,因為保鮮問題,很難走出產地。
即便是本地人,也只能把吃不完又易壞的楊梅做成楊梅干、楊梅醬,釀楊梅酒,甚至搬上一日三餐。
圖片來源:小
在外的南方人想吃上家鄉的楊梅,家里人要往包裹里塞很多冷凍水瓶,才勉強保鮮。
但現在不一樣!楊梅采后保鮮貯藏技術、物流運輸不斷升級,凌晨還在枝頭的楊梅,中午就到北方,晚上還能出現在海外餐桌。
圖片來源:微博熱搜
最近,楊梅全面上市,肯定有不少人美美炫上了吧。但也有朋友在電商平臺買到翻車的,送到家已經出水、不新鮮了。
2 個方法教你買到新鮮多汁的,不在包郵區的朋友,一定要看——
01
線上買,全鏈低溫 + 保鮮技術 + 減震包裝
楊梅保鮮,就是層層疊 buff。
低溫,依舊是保持楊梅品質的基礎辦法。低溫不僅能抑制病原菌生長,還能降低楊梅采后的呼吸強度和乙烯釋放量,保留更多風味、營養。
可以看到,0~2°C 冷藏的楊梅相比 20~22°C 的保鮮期:
要長 6 天!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不過,溫度快速變化反而容易導致楊梅腐爛,所以——
筆記一:「全程冷鏈運輸」非常有必要,加上冰袋和保溫泡沫箱,輔助保持低溫。
圖片來源:電商詳情頁
其次是用氣調保鮮,也就是調節楊梅所處的氣體環境,比如降低氧氣、增加二氧化碳或氮氣,延緩楊梅的呼吸作用,降低果實霉變速率。
實驗結果表明,氣調保鮮 + 低溫,最長可以做到:
第 21 天好果率高達 97.76%!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楊梅能遠銷迪拜、新加坡,就少不了氣調保鮮技術。好家伙,那我們怎么看買的楊梅是哪種技術呢?
筆記二:氣調保鮮主要有兩種包裝,真空包裝和氣體交換包裝。一般詳情頁會寫:真空包裝 / 氣調包裝 / 氮氣鎖鮮。
圖片來源:電商詳情頁
最后一層 buff,是從包裝上減少楊梅的物流損傷。
筆記三:想減少磕碰,可以選單顆內包裝 + 減震外盒,而非籃框包裝。
02
線下買,看冷藏密封 + 果實外觀氣味
在外地水果店、超市買楊梅,不管南北方,先瞅一眼,是不是完整包裝 + 冷藏。
圖片來源:小
再著重檢查一下楊梅:
●長白點的已經霉變;
●有酒精味、肉柱不緊密松垮、果肉滲水多的不新鮮;
●顏色鮮亮、硬度適中、肉柱緊實沒滲水的更新鮮。
長白點、肉柱松垮的楊梅
圖片來源:小
最后,無論線上線下,還是建議認準「壞果包賠」的正規品牌或店鋪,萬一買到不新鮮的,至少還能守住錢包。
南方消暑第一名
花式吃法別錯過
楊梅汁水充沛,每百克熱量只有蘋果的一半,鉀卻是它的近 2 倍。吃上幾顆,酸甜濃郁,感覺暑熱都消了一半。
而且楊梅品種多、風味各有特色,晚熟的甚至可以吃到 7、8 月。比如正值賞味期的東魁,是一口吃盡江南夏的滿足感!下面這 7 種,有機會建議你都試試。
聽說紅楊梅是心頭的朱砂痣,白楊梅是眼里的白月光。
圖片來源:丁香設計團隊
最近來南方,尤其是浙江作客的朋友:你甚至可以乘坐當地的楊梅采摘專線,和親朋一起,享受邊摘邊嘗的樂趣。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中午的餐桌上,會吃到楊梅蘸醬油、楊梅仔排、楊梅三黃雞,甚至有機會喝到自家釀的楊梅酒。南方小孩小時候,誰沒饞過楊梅酒里的楊梅啊。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帶回家的楊梅吃不完,可以做成美味的楊梅酸奶冰棒、楊梅果醬、楊梅荔枝飲……
在花式吃楊梅這件事上,就大膽請教浙江人吧(浙江人請去留言區暢言)。
好啦,收下這份新鮮的楊梅品鑒指南,別忘了分享給親朋好友,一起品嘗這份夏日甜蜜飽滿的饋贈。
一個小技巧
把這篇文章隨手發到朋友圈
或發給你的南方朋友
說不定明天就會收到 TA 寄來的新鮮楊梅
合作專家蘭曉芳
川大華西營養學碩士
科學審核史軍
中國植物學會 科學傳播工作委員會成員
內容策劃之樹
合作請聯系 huangsusu1@dxy.cn
參考文獻
[1]楊涵,李雪,王立芹,等.楊梅采后保鮮研究進展[J].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23,49(02):200-212.
[2]胡子聰,舒暢,朱鴻杰,等.楊梅果實采后品質劣變與保鮮研究進展[J].包裝工程,2025,46(01):106-116.
[3]朱明璇.楊梅防蠅抑菌包裝膜制備及應用效果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24.DOI:10.27662/d.cnki.gznlc.2024.001048.
[4]雷婷婷.基于微孔氣調包裝的草莓和楊梅保鮮技術研究[D].江南大學,2023.DOI:10.27169/d.cnki.gwqgu.2023.000662.
更多美好生活
來看丁香生活研究
監制Feidi
封面圖來源自己做的
姚苗苗老師對此文亦有貢獻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讀者說找不到我們的文章
大家記得把丁香生活研究設為星標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