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黃老師為我們放映了電影《驚蟄》。地方語言的差異使我在影片內容上理解得含糊。但單看畫面也不失為一種更加深層理解影片的方式。該片英文譯名為《二妹的故事》,直白而又準確,王全安導演用幾近平民化的視角為我們真實演繹了偏僻西北農(nóng)村婦女二妹的生存狀態(tài)。
《驚蟄》是一部“土氣”的影片,除去從頭到尾的方言演繹,最現(xiàn)代最洋氣的場景也不過只是縣城小飯館盤繞著的小彩燈。然而就是這么一部不洋氣的影片,卻讓我們多次由衷地發(fā)笑,笑料并不是周星馳般夸張的肢體動作和語言對話,而是我們生活中再也見不到的真實的質樸:和同鄉(xiāng)女友躺在床上翻滾打鬧的二妹;第一次吃到巧克力時膽怯又小心的二妹;同男朋友騎著摩托車奔馳在鄉(xiāng)間土路上,帶著墨鏡大笑著的二妹等。
細想,二妹的生活中并沒有亮點,更沒有什么談得上輝煌。從不甘心被安排婚姻,到不成功的戀愛經(jīng)歷,到回到原點結婚生子,到生活中種種如意不如意,平淡而又悲涼。年幼時的她笑,是出于懵懂無知;嫁為人婦后,她哭,她迷茫,面對現(xiàn)實不知所措,也是出于一種無知。二妹的一生都是處于一種“虛無”狀態(tài),這種“虛無”是精神上,文化上的虛無。一塊巧克力就能讓她喜笑顏開,平時最大的樂趣就是觀看飯館水族箱,嫁人后日復一日地做飯,挑水,喂豬。
關二妹大部分時間是“行尸走肉“,影片中多次出現(xiàn)的大眾文化活動也僅僅是戲班子搭臺唱戲而已,廣大農(nóng)村就這么幾百幾千年間,浸沒在這傳統(tǒng)民俗戲曲文化里,沒有進步與文明,更不懂法律與科學。
攝影師通過高度即興的攝影方法,編織成一幅巨大的農(nóng)村生活圖。圖片上的人物看起來是野蠻的:隨意砍樹,調戲女服務員,哄騙女生與其發(fā)生性關系。怎料這種野蠻的背后,是人們對文明,對文化的缺失。這不禁讓我想起《大學》的開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埃@里說的“知止而后有定”,意思是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眾所周知,如果草木缺乏應有的養(yǎng)分,會致使畸形甚至是凋亡。影片中村民們不正是那一棵棵缺乏知識文化給養(yǎng)的小草樹木么?他們沒有生活目標,更談不上擁有遠大理想,只好日漸在“漫無目的,彷徨度日“中煎熬度日,木材刨了一下又一下,井繩轉了一圈又一圈,豬喂了一遍又一遍,他們勞作周而復始,同行尸走肉一般。
讓我們把視角再聚焦到主人公關二妹身上,有人說影片最后一幕是講二妹又重新找到新的生活,而我卻不這么認為:二妹摟著僅有的獨生子凝望紅風車,迷失在風車一圈又一圈的回旋之下,那紙風車在夕陽的映襯下顯得那么妖冶,周而復始地一圈又一圈轉著。命運總是在輪回,冥冥之中我聽到一組對話:”你放羊為了什么?“,”賺錢“。”你賺錢為了什么?“,”娶媳婦“?!蹦闳⑾眿D又是為了什么?“,”生娃“?!蹦敲?,你告訴我生娃是為了什么“,”放羊“。
那么我們影片中年齡最小的人物,關二妹的兒子,又會何去何從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