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90%的檢查都集中在特定窗口期,我們覺得輕松多了。”最近,提起行政檢查,位于黔東南州岑鞏縣貴州華星冶金有限公司安環部負責人王月東這樣說,“過去可不是這樣,那時候隔三岔五就有執法工作人員上門,生產計劃常被打亂。”
有這樣感受的企業工作人員不只是王月東,針對企業反映強烈的多頭執法、重復檢查、過度執法等突出問題,2025年1月以來,岑鞏縣全面貫徹《關于加強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建設的意見》,在縣司法局設置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指導和監督全縣行政執法工作。
據了解,該縣將每月1日至15日設為“企業安靜期”,其間,除安全生產、環保督察、突發事件、投訴舉報等特殊情況外,行政執法部門原則上不得對企業開展常規檢查,最大限度減少執法擾企。
在打造特定時段“寧靜空間”的同時,岑鞏還配套出臺《涉企行政執法檢查計劃管理辦法》,規定同一行政機關對同一企業的行政執法檢查每年原則上不超過4次。
在計劃單上,檢查主體、受檢企業、檢查內容、檢查依據、檢查頻次、檢查方式、檢查時間等內容一應俱全。多個行政執法機關對同一企業都提出的必檢項,實行聯合檢查,多部門“打包”集中辦理,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一次到位。
“對不同行業相關企業的行政檢查存在差異,涉企行政檢查計劃編制、檢查頻次、檢查監督等也缺乏參考藍本,我們摸著石頭過河。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制度完善后,工作更有實效。”岑鞏縣司法局行政執法協調監督股負責人袁鵬說。
據悉,岑鞏縣今年對354家企業經營主體,計劃涉企行政檢查1053次,相比去年的3720次數量減少近72%。檢查數量“瘦身”后,多項檢查一次完成,工作要求并未“縮水”。
“綜合查一次對行政執法人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減少入企頻次的同時還需監管不缺位,確保檢查的全鏈條有質、有量、有序。最近,我們跨領域跨科室的業務交流與培訓明顯增多。”岑鞏縣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副大隊長白正明說。
如今,岑鞏縣不同系統的行政機關、同一系統的上下級行政機關、同一行政機關的多個內設機構,由分頭行動向綜合監管轉變。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潘曉飛 安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