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盛夏七月,荷香暗浮,蟬噪枝頭。一天,江西南昌行營參謀長熊式輝的官邸來了一位儒雅的客人,名片遞上后,熊式輝連忙迎了出來,拱手道:“悲鴻先生乃當今大家,能光臨鄙寓,實乃榮幸之至!”二人坐定后,徐悲鴻才道出拜見原委。
徐悲鴻
此時的徐悲鴻在國內已是名聲赫赫。他剛一到南昌,《民國日報》就有消息稱:馳名世界的繪畫大師徐悲鴻抵達南昌。原來他的好友、國學家陳寅恪的父親、著名同光體詩派大家陳散元老人住在廬山的牯嶺,特約請徐悲鴻來避暑度假。徐悲鴻決定先在南昌拜見朋友,小住幾日后再上山。此時的傅抱石為了實現新的發展,已辭去省一中教職,專以治印、繪畫為生。這天夫妻二人看到徐悲鴻來南昌的消息后,極想當面求教。但與徐悲鴻素不相識,何以造訪?正躊躇間,省一中教務長廖季登的兒子跑來告訴他,叔祖廖興仁是江西裕民銀行行長,與悲鴻先生早就相熟,他向徐悲鴻推薦了傅抱石,而且徐悲鴻答應明天見面。
1954年徐悲鴻先生逝世一周年,傅抱石(前排右三)與廖靜文(前排右四)等合影留念
這真是喜從天降。傅抱石夫婦立即準備著作、手稿、畫作、印章等,興奮得幾乎一夜沒有合眼,第二天一大早與廖氏叔侄一起趕往徐悲鴻下榻的江西大旅社。主賓相見后,廖興仁說傅抱石志向遠大又多才多藝,倘能有名家指路,日后定會前途無量。徐悲鴻讓傅抱石把帶去的畫作打開,這是其臨摹的前人之作,有米南宮、倪云林的山水,惲南田的沒骨花鳥,還有石濤、石溪、龔賢的作品等。徐悲鴻一幅一幅認真地審視著,自語道:“有才,有才,基本功扎實。”轉身對傅抱石說:“你今年才27歲,從你臨摹的這些畫作中可以看出身手不凡。”因為要求謁見徐悲鴻的人很多,不能和傅抱石多聊,徐悲鴻就讓他晚上再來細談。
傅抱石與徐悲鴻當晚談興甚濃,直至深夜二人仍無倦意。徐悲鴻看了他刻的印章,特別對一方邊款刻有2700多字的《離騷》全文贊揚不已。傅抱石說自己22歲時為了撰寫《摹印學》書稿,利用在省立一中幫助整理圖書的機會,廣泛搜集資料,加上在社會上、書商處所見所得,共有200余冊資料,對前人的傳記、印論、印譜等多有涉獵,大有所獲。他還說,《摹印學》分總論、印材、印式、篆法、章法、刀法、雜識7個部分,從前秦論起直至民國年間,表達了自己對治印這門學科的感悟和見解。徐悲鴻把傅抱石以工工整整的小楷一筆一畫寫出來的4萬余字書稿翻閱之后,感嘆道:“你如此苦心做學問,日后定有所成。”
徐悲鴻與其畫作
傅抱石在結婚之前把耗費多年心血撰寫的《中國繪畫變遷史綱》一書也完成了。那是在羅時慧生病住院的兩個多月時間里,他在殷勤照料未婚妻的同時,也沒有停止撰寫、補充、修改書稿內容。他向徐悲鴻先生講了書的大概,徐悲鴻對書中唐宋之后中國繪畫陳陳相因走向末路必須注入新的活力、到大自然中去寫生等觀點特別贊同,鼓勵他多畫素描、多動筆,時時注意積累總結。
傅抱石(1904-1965) 碧海群帆
立軸 設色紙本
傅抱石《碧海群帆》:徐悲鴻 題字
令傅抱石夫婦沒有想到的是,他們見面后的第二天,徐悲鴻先生竟然在廖興仁叔侄陪同下前來回訪。傅抱石聽說悲鴻大師親自登門,慌忙迎了出來,請悲鴻先生寬恕未能遠迎之罪。這天正好是羅父60大壽,家里正為壽宴忙碌。徐悲鴻看到羅時慧為祝賀父親壽辰新換了絲綢旗袍,加之她舉止言談瀟灑,便對傅抱石說道:“尊夫人不愧是名門閨秀,氣質高雅,你真是慧眼識人,今天取得的成就,肯定有夫人的一份功勞啊!”羅時慧連忙答道:“大師夸獎了!我不過就是一個磨墨婦而已。”這是指羅時慧與傅抱石結婚之前,每當傅抱石作畫時,羅時慧常常在側為之磨墨,因此有此一說。
傅抱石(1904-1965) 東山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3年作
老壽星羅鴻賓聽說悲鴻大師光臨,敬請他入壽宴上座,并感謝他對傅抱石的栽培和教誨。席后,傅抱石請徐先生到畫室休息。看到室內懸掛的傅抱石夫婦畫作,徐悲鴻來了興致,要作畫一幅。羅時慧大喜過望,一邊磨墨一邊興奮地說:“能親眼看到大師揮毫,這真是修來的福分,我們該怎么報答你呢?”徐悲鴻挽起袖子,握筆在手,端詳少許后,即筆飛墨舞,一只引吭高歌的白鵝便躍然紙上。然后鵝頭、鵝蹼敷以朱標,題“嬉鵝圖”于其上,然后又寫:“時慧夫人清正。辛未盛暑,悲鴻時客南昌。”眾人連連鼓掌以賀。
傅抱石(1904-1965) 洗桐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3年作
與傅抱石接觸幾天后,徐悲鴻覺得他確實是一個奇才,應該到國外特別是到北歐等國深造,方可大展宏圖。徐悲鴻晉見熊式輝就是為傅抱石出國說項,熊式輝對徐悲鴻的奔馬極為賞識,贊不絕口,第二天徐悲鴻著人送去早已裱好的奔馬一幅并信札,再為傅抱石留學撥款之事進言。公費撥款之事在江西沒有先例,熊式輝決定從自己家中拿出1000元作為傅抱石的留學之資。對徐悲鴻先生的熱情舉薦和熊式輝的慷慨相助,傅抱石夫婦千恩萬謝,深銘五內,分別以雞血等高檔石材為之治印三方以報。
傅抱石(1904-1965) 石濤詩意
立軸 設色紙本 1943年作
傅抱石(1904-1965) 怒瀑圖
立軸 設色紙本
文章來源 | 《中國書畫報》副刊版
微信:zdazhu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