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明天)10時42分
我們將迎來夏至節(jié)氣
以夏至為起點
氣溫持續(xù)升高
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段即將開始
民間因此有
“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
夏至節(jié)氣巧養(yǎng)生
1.避暑。夏至過后氣溫會進一步升高,避免中暑發(fā)生。野外工作人員選擇合適時間外出作業(yè)。中午前后盡量不要外出,避免暴曬、避免劇烈活動及強體力的能量消耗,保持我們的汗腺功能正常,如果必須外出,應該戴好防曬衣,戴好防曬帽。利用自然風、風扇、空調等幫助避暑。如果出現(xiàn)頭暈,嘔吐,狂躁不安,甚至昏迷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應立即就醫(yī)。
2.避寒。夏季后人體為了散熱,毛孔處于開放狀態(tài),這時候最容易感受風寒之邪氣。
(一)防止腹中受寒,要吃一些溫熱食物,不要過分貪吃冷飲冷食,青少年防止冰糕、冰激凌過分攝入。保護我們的脾陽,以免出現(xiàn)胃痛,腹痛,大便稀,泄瀉等疾病發(fā)生。
(二)睡眠時蓋好肚子,早晨吃早飯時可以吃一些生姜。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保證腹部溫暖。
(三)要正確的使用空調與風扇。空調溫度不低于26攝氏度,嬰幼兒溫度在28攝氏度左右,不要直吹頭、頸、肩等重要部位,女性在空調室內(nèi)盡量穿夏襪,以免寒從腳入,夏季不要用冷水,洗頭洗腳。
3.避濕。夏至后雨水會增多,不但氣溫高,濕度也會大。所以我們不但要避暑,還應當避濕。遠離潮濕環(huán)境,保持居室干燥通風,不穿沒有晾干的衣服,淋水后及時更換衣物。另外飲食中可以多食用赤小豆、薏米、冬瓜、白扁豆、蓮子等健脾祛濕藥食兩用食材。
4.冬病夏治,祛寒補陽正當時。冬病夏治,包括三伏貼和針灸、艾灸、中藥調理等,對冬季易發(fā)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和骨關節(jié)病效果不錯。根據(jù)中醫(yī)學天人相應理論,夏至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因此夏至養(yǎng)生要注意保護陽氣。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及因吃寒涼食物導致胃痛、腹痛、腹瀉的患者,因受涼出現(xiàn)關節(jié)疼痛及痛經(jīng)的患者,可適當開展夏至節(jié)氣針灸治療。通過治療可以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在盛夏治療可以更好地驅散體內(nèi)的寒邪。艾灸推薦穴位:大椎穴、中脘穴、神闕穴、關元穴、氣海穴、足三里、三陰交等等。
鄂爾多斯市天氣情況
來源:暖新聞交通廣播綜合整理鄂爾多斯氣象臺
編輯:張亞楠
二審:賈焮瑜 李小璐
終審:劉洋 張巨偉
鄂爾多斯文體交通廣播
東勝區(qū)、康巴什區(qū)、伊金霍洛旗、烏審旗、準格爾旗、杭錦旗、達拉特旗、鄂托克旗100.8兆赫;鄂托克前旗87.9兆赫;大路煤化工基地90.7兆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