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不是即時零售需要618,是618需要即時零售。
作者 |陳法善
邢昀
“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沒有假球、只有世仇”,這個夏天,蘇超成了全民熱議的話題。跟蘇超的火爆相比,電商“618”大促則顯得有些冷清。
蘇超火到出圈,全民造梗只是表象,更內在的原因是讓球迷享受到了純粹的足球比賽。曾經的電商大促,也因為“純粹半價”讓消費者難以抑制囤貨沖動,只是隨著規則越來越復雜、價格水分加大,近年來電商大促時間線拉長,熱度卻一路走低。
在傳統電商大促遇冷的同時,即時零售這條細分賽道卻異常熱鬧。從飛天茅臺、五糧液,到華為新品Pura 80、空調等3C家電,再到跟夏天更搭的啤酒等時令爆品,在美團閃購上成交火爆。
數據顯示,5月27日至6月18日,超過1億用戶選擇“在閃購過618”,帶動美團閃購整體成交額創下新高,其中,手機、白酒、奶粉、大小家電等20余類高單價的“大件”商品整體成交額增長2倍,近850個零售品牌成交額翻倍增長。
不用研究預售、尾款、領券、湊單等復雜規則,不用蹲直播間拼手速,更不用擔心物流爆倉后收貨延遲。事實上,這屆消費者不是不愿意花錢,而是在供給極度豐富的情況下更挑剔了,多快好省一個不能少。
美團閃購在今年618的奇襲,正是觀察消費變化下電商競爭態勢轉變的窗口。
1、從“計劃囤貨”到“即時滿足”
新能源汽車卷到下半場,正當外界以為供應鏈會
去年618,生活在二線城市的寶爸羅歡為了湊單,先后在家里屯了十來瓶洗衣液、三大箱紙巾。原以為這類東西不易過期,自己撿了實惠,但收納的時候才發現,東西太多不僅占滿了儲藏室,還導致日常取東西特別麻煩。
不久后一家人去大連游玩,孩子的尿包、奶粉等用品讓行李箱成為沉重負擔。“不帶那么多,到了直接叫閃購吧”,妻子的一句話,讓羅歡瞬間如釋重負。
這類日用品通過閃購即時補充,“空包”出行的狀態為長途旅行減負。閃購了幾次后,每當家里缺什么,羅歡就會先去閃購上比比價和送貨速度,漸漸囤貨的行為也越來越少。
很長時間里,以美團閃購為代表的即時零售都被當成“應急工具”,主打一個速度快;但實際上,隨著平臺上品牌、品類越來越豐富,配送網絡完善,價格也逐漸打了下來,即時零售不再是“補缺應急”,而是慢慢滲透進消費者生活,成為“日常選項”。
類似羅歡這樣的消費者還有很多。看球賽和喝啤酒是最佳搭檔,不同于以前看球賽得提前幾天線上囤貨,或者去商超人肉搬啤酒回家,今年觀看蘇超的很多球迷選擇閃購買啤酒,不僅送貨快,價格還便宜。
美團閃購數據顯示,從5月蘇超開賽到6月中旬,江蘇省啤酒成交額環比增長近90%,跑贏全國大盤。觀賽時是球友,隨時隨地可以成酒友,這是屬于新一代消費者的“即時儀式感”。
這種消費習慣的變遷在電商大促等關鍵時點表現得更為明顯。
近年來,雙11、618開始得越來越早,但對消費欲的刺激卻越來越弱。一方面,傳統電商平臺們為了追求亮眼的GMV,套路變多、規則變得更復雜,實惠幅度大打折扣,甚至沒比平時便宜多少。
另一方面,消費端在供給過于豐富的情況下也更加挑剔。
社交媒體上甚至有不少年輕人戲稱,自己有大促焦慮。因為到一些購物節時不囤東西覺得錯過了可惜,但又實在不知道要買啥。
而即時零售大大緩解了這種焦慮,讓消費者們從“計劃囤貨”轉向即時滿足。今年618期間,閃購除了30分鐘到達的效率優勢,還做到了價格優惠、履約升級、服務升級,獲得了更多消費者的訂單投票。
價格讓利方面,美團閃購用神券補貼、落地國補等方式,讓iPhone、華為、茅臺等諸多“硬通貨”的到手價格下來了。在社交平臺上,不少人曬出“國補iPhone 30分鐘到手”的經歷,不僅速度快于傳統電商的物流配送,到手價格也更低。
數據顯示,今年618,有更多消費者在美團閃購購買諸如手機、白酒、家電、智能設備等高單價的“大件”商品。其中手機成交額翻倍,白酒成交額增長超10倍,大家電成交額增長超11倍,珠寶首飾成交額增長近5倍。
這背后的原因除了價格優惠、配送速度快,還有安心的購物保障體系。比如美團閃購針對數碼家電、酒水茶飲、美妝日化、珠寶首飾等高價值商品提供“安心送”服務;針對空調等大家電,提供了“半日送裝”的服務保障,幫消費者節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針對國補訂單,美團專門推出了當面拆封激活、30分鐘送達的國補專屬履約服務。
空調等大家電,一旦壞了就需要及時更換,要不然正常生活都要受影響。特別是都市里的“打工人”,時間寶貴。一些渠道送貨跟安裝是分開的,意味著打工人需要請兩次假。寶貴的假期很容易被日?,嵤孪拇M。
相比之下,美團閃購推出“空調半日送裝”服務,消費者只用請半天假,甚至利用午休時間處理一下,大大減輕了消費者的心理負擔。當“跑”的次數少了,訂單也就多了。
持續受到熱議的國補也是同理。當國補優惠可以30分鐘到手,消費者為什么還要等?
閃購的服務保障升級推動高價值商品破圈,宣告即時零售正式撕掉“應急”標簽,進階為確定性生活的日常。
2、激活實體商業,線下門店成新主角
不論是租人流量高的門店,還是在流量大的平臺投廣告,商家的生意都是跟著“人”走,消費者在哪里,生意布局就在哪里。
當即時零售賽道匯集了海量的消費需求,流量紅利自然讓這里成了商家角逐的新戰場。在南京安德門地鐵站、淮安萬達廣場等地,不少周圍門店瞄準蘇超商機,在美團閃購上搜索“助威”,喇叭、充氣棒、拍手小巴掌、口哨等球迷周邊最快30分鐘送達。
過去“線上”“線下”經常被看作是一對矛盾體,實體門店很少有機會參與線上大促或者熱點事件,難以抵擋來自電商的沖擊。今年美團閃購撬動近百萬本地實體門店迎來了“最熱618”,即時零售參與618,激活了線下實體商業,哪怕是小小的夫妻店,也可以成為電商大促新生力量。
臨近暑假,泳衣、水槍、救生圈等玩水用品成了熱賣爆品。在沒有即時零售之前,由于這類商品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不少夫妻店擔心周邊小區客流量有限,難以消化庫存,就很少進貨,也錯過了一些商機。
如今在美團閃購搜“水槍”,出現款式繁多的各類兒童玩具水槍,不少是由周邊的便利店、平價超市供貨,這讓不起眼的小店,也能被看見。
同時,即時零售也成了大牌發布新品的重要渠道。類似華為折疊屏、Pura 80等新款手機,具有很強的社交屬性,消費者第一時間入手,往往能收獲不少羨慕的眼光,獲得額外的情緒價值。相比起電商次日達,即時零售30分鐘送達無疑在速度上更具優勢。
與此同時,今年618期間,在美團閃購上可以疊加“國補”和平臺補貼,這讓大量消費者選擇“閃購華為”。公開信息顯示,在美團閃購618期間,近5000家華為官方授權店鋪成交額年同比增長超3倍。
過去,這類標準化的3C產品因為便于比價,受線上的沖擊尤其劇烈。當美團閃購帶著增量生意找上門來時,商家自然更愿意加碼布局。多個3C家電品牌618期間在美團閃購銷量快速增長:Apple成交額位居品牌商首位;華為、惠普成交額增長超3倍;小天才成交額增長超8倍;榮耀成交額增長超6倍;vivo成交額超2倍;小米、蘇泊爾成交額增長超1倍;戴爾成交額增長超60倍;三星成交額增長超16倍;在小家電品類,美的成交額增速位列第一;在大家電品類,格力成交額位居首位。
與此同時,即時零售聚焦當地幾公里范圍內的生意,確定性高,用服務增加用戶黏性,讓線上線下形成閉環,商家的生意更容易獲得增長。
以小天才手表為例,僅六一節,單日銷量就突破了10000臺,是去年同期的10倍。小天才門店吸引用戶的除了“快”,還有服務。美團閃購聯合小天才向消費者推出1年只換不修、免費貼膜、主機清洗、免費硬件檢測、軟件升級、資料下載等服務,讓門店從售貨場,變成了提供服務的“4S”店。小天才也依靠這4000多家前沿陣地,牢牢搶占用戶心智,增加了生意的確定性。
小天才只是即時零售激發本地零售生態和實體門店的縮影。618期間,美團閃購上活躍的本地商戶達到近百萬家;全國164個城市的1574個本地商圈成交額同比增長1倍以上,商圈內數十萬本地商家生意快速增長。
3、習慣變了,電商競爭升級了
當消費者逐步形成“即需即買,30分鐘到家”的購物習慣,即時零售已不單純是傳統電商的“渠道補充”,而是成為重構“人貨場”關系的基建級存在。
從消費者角度看,即時零售不再是應急之需,特別是當年輕人成長為消費主力,他們的偏好正重構消費模式。
凱度咨詢發布的《2024 Kantar O2O即時零售白皮書》顯示,超過50%的95后希望在購物當天收貨。
傳統電商大促,用戶需要經歷“預售-比價-尾款-等待收貨”的過程,隨著即時零售參與618,用戶不需要經歷漫長的等待,消費誘因從“低價誘惑”轉變為“低價+即時可得”。
同時,25歲以下的年輕人中,新品嘗鮮率是行業平均水平的1.3倍,新款新品天然適配即時零售渠道以推廣獲客。
從貨的角度看,閃購為爆款產品搭建起高效的銷售網絡。
每逢大型賽事、演唱會、節假日,各地都會涌現出大批熱賣產品。但很多夫妻店習慣了守店,忘記了“抬頭看路”,導致跟不上消費節奏。艾瑞咨詢發布的《即時零售消費電子行業白皮書》顯示,40%的用戶認為,線下門店貨品不全、新款缺貨;31%嫌棄門店距離太遠。
而美團閃購上的消費熱點往往跟所在區域同頻共振,商家可以通過閃購洞悉當地消費趨勢,提前備貨,借助閃購拓展輻射半徑。例如一些便利店,原本的客源只是小區的住戶,但通過閃購,覆蓋范圍可放寬至10余公里,觸達了更多周邊人群。當商家們在閃購上洞悉消費熱點,拓寬服務半徑時,生意也就更好做。
從消費場域的角度看,即時零售已經從高線市場加速滲透到下沉市場。今年618期間,較之一二線城市,聊城、胡楊河等中小城市在美團閃購成交額增速更加靠前,表現出下沉市場巨大的消費潛力。在這些城市,商業資源相對不足、分布不均,即時零售則很好地讓商業資源實現了再平衡,即便是位置稍偏的用戶,也能有便捷的購物體驗。
“人貨場”的改變,歸根結底依賴于供應鏈的變革。在雙11初期,由于供應鏈不完善,消費者傾向于趁低價囤貨。后來,隨著電商平臺建立大而全的中心化倉庫,促銷、快速配送逐漸成為常態。
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基于位置的服務重要性凸顯,消費者的定位被精確到“米”級,這就可以以需求為導向,網格狀地域覆蓋,進行分銷鋪貨。此時,美團閃購和遍布全國的近百萬家本地店鋪一道,共同編織更密的服務網,承接用戶即時消費需求。近百萬“螞蟻雄兵”實現人跟周邊商家的高效精準匹配,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電商行業的競爭格局。
線下實體店也借此觸網,之前它們被流量裹挾失去了納新的能力,如今正通過即時零售一點一點找回來。當即時零售成為一種高確定性的生意模式、生活方式,可以說,不是即時零售需要618,是618需要即時零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