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提到晚期的清朝,你會想到什么?有人也許會想到那時一個被外來列強侵略的時期,很多精美的建筑被摧毀,很多文物被掠奪;有人也許會想到那時一個即將衰亡的朝代,國家腐敗不堪,跟不上世界潮流,即將被淘汰。
然而這些都只是宏觀中晚清的模樣,那么在那里每天生活著的人們又是什么樣,過著怎樣的生活呢?今天,就讓我們用一組照片來看看晚清末年老百姓們生活的真實模樣,通過這些歷史,更能讓我們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慈禧太后作為清朝末年的實際掌權人也是家喻戶曉,但大家對于慈禧最大的印象莫非是她對生活的奢侈以及對清朝的漠不關心,只知道沉迷于掌權的快感。
如今著名的頤和園就是當年為了給慈禧太后避暑而特地建造的,此外慈禧對生活的要求也很高,一頓飯桌子上必須要有幾十個菜。
在照片中,只見慈禧太后坐在木質的椅子上,椅子非常的精致,上面手工雕刻著各種各樣的花紋,她穿著華麗的清朝服飾,脖子上還戴著一大串珍珠,頭上的發飾也顯得很重工,兩邊的桌子上擺著兩盤堆積的水果,可見生活中的奢華。
清朝最后的衰敗必然離不開其朝代的腐敗,皇宮里的皇帝和妃子一個個吃喝用都是享受最好的條件,朝廷中的官員也是想方設法的借助自己的身份牟取更多的錢財。
反觀百姓的生活則顯得十分清貧,清朝對外的賠款被平等的加在了每一個百姓身上,于是大家則需要更努力和辛苦的去賺錢。
在照片中,只見一個大戶人家的小姐穿著精致合身的衣服,頭發被盤得一絲不茍,上面還裝飾著發飾,手中拿著一把扇子,顯得非常悠閑,正在騎著馬往前走,身后站著一個男人,似乎是家里的仆人,男人穿著粗布衣衫,頭上裹著一個布帽子,手里拿著一條辮子,伺候著小姐。
隨著鴉片戰爭的打響,我國國門打開,在被強硬的逼迫著與外界交流的同時,大煙也隨之涌入了國內。
當時也許是生活的苦悶讓人不得志,或者是對大煙的好奇,國內不少人都染上了大煙,吸到最后身體垮了,家也沒了。
在照片中展示了同仁堂藥店的模樣,當時的同仁堂還只是一個小小的一罐,兩個小店員負責招待客人,身后的柜子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藥罐子,前面的牌匾還寫著售賣戒煙丸,專門為吸大煙的人準備的,一個男子則正在買藥。
在晚清時期,普通百姓的生活可謂是真正的水深火熱,經濟的沖擊下導致部分家庭不能再以種地為生,不得不去尋找另外的生計。
有的人甚至家里的房子也被破壞,住的地方都沒有了,不得不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生活,很多小孩子都被逼得要去上街乞討。
在照片中,只見兩個小孩相依為命,倆人都穿著破舊的衣服,上面沾滿了灰塵,也沒有一雙合適的鞋子都光著腳,年長的哥哥背著年幼的弟弟,倆人相互依偎著休息,身后的房子也非常破敗,墻破了一個大洞四處漏風。
由于當時清政府在很多戰爭中落敗,外國列強逼迫著我們割地賠款,賠不出錢的情況下就只能將這些強加在百姓的身上。
于是,百姓莫名其妙的需要承擔著巨額的賦稅,這讓以種地為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為雪上加霜,逼得很多人幾乎走投無路。
在照片中,只見一個男子年齡已經非常大了,穿著粗布衣裳,頭上戴著一個破破的帽子,戴著一副眼鏡,正在仔細的做著手中的針線活,面前的小攤上擺著很多已經做好的手工鞋底,看起來非常結實,如此大的年齡一擺攤就要在這坐一天。
每個朝代都有自己流行的事物,唐朝流行唐裝,漢朝流行漢服,要說清朝流行什么?那必然是長辮子,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每個人都頂著一根及腰的長辮子。
當時也沒有專門的理發店,很多理發師都是自己帶著家伙走街串巷的幫著百姓剪頭發,這剪頭發也不難,只要稍微修理一下就行。
在照片中,只見理發師穿著長袍子,正拿起客人的長辮子準備修剪打理一下,客人穿著清朝的傳統套裝,坐在凳子上,顯得非常放松,面前還放著一個木頭架子,架子上放著一個臉盆,主要是給客人理完發后清潔一下碎發。
鴉片本質上就是毒品的一種,長期吸毒品不僅會讓身體變差,還會讓人對它產生依賴,一旦愛上吸鴉片了,就很難改了。
吸鴉片還會增加家里的開銷,當時很多紈绔子弟也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吸鴉片自己也覺得無所謂,然而普通人染上鴉片那可真是會讓本不富裕的家庭更貧窮。
在照片中,只見一個男人穿著大棉襖,一個手撐著腦袋,一個手扶著煙斗,正側身躺在床榻上抽著鴉片,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顯得非常萎靡且麻木,一旁的女子打扮精致,面前擺著一套茶具,一邊喝著茶,一邊陪男人吸鴉片。
清朝的老百姓們以前種地可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活所需,現在種地還需要將多余的糧食拿出去賣,換得更多的錢用來交稅。
一些村里的百姓為了賣菜或者賣肉,經常一大早就挑著擔子往城里走,到晚上了再自己走回來,路途遙遠且累人。
在照片中,只見男人穿著麻袋一般的衣服,不合身還不保暖,但也只能湊合著穿,男人肩膀上挑著一根扁擔,扁擔上掛滿了肉類,似乎是雞或者鴨,男人將這些家禽收拾得十分利索,毛也拔了,準備拿到集市上售賣。
晚清時期女人的日子過得也非常苦,由于家里的經濟壓力巨大,使得女人也不得不去想辦法補貼家用,還要將家里的事務照顧得井井有條。
有些家庭由于孩子很多且年紀小,一些母親甚至在一邊干活的時候,還要把孩子用布袋背在身后照顧孩子,非常的辛苦且艱難。
在照片中,只見眼前的女子穿著不合身且寬大的衣服,頭發被梳得發光,插上了一個發簪,耳朵上戴著廉價的耳飾,眼神中寫滿了疲憊,她身后還用布袋背著一個孩子,孩子的眼睛看著鏡頭,顯得十分懵懂,這位母親的生活也是非常的辛苦。
在國恨面前,有的人顯得非常惶恐,想方設法想要尋找救國的道路,然而有些人則毫無危機感,終日無所事事的度日。
正當百姓們在溫飽線上掙扎的時候,一些貴族的少爺小姐仍然過著非常奢華的生活,有時間就和朋友喝喝茶,玩玩樂器消遣一下,非常悠閑。
在照片中,只見一群男人聚集在一起,他們似乎是一些少爺,穿著合身的袍子,戴著整齊的帽子,長辮子扎著麻花辮,顯得非常精神,他們一人手中都有著一個樂器,有人吹著笛子,有人彈著琵琶,整個氣氛顯得其樂融融。
在封建社會,如果有人犯了罪,朝廷的刑罰也非常的重,對于不肯交代自己罪行的人,朝廷上來就是給人幾十大板,打得人皮開肉綻。
除了身體上的疼痛,有時候還要面對精神上的折磨,那時候朝廷在對人行刑之前,還會拉著罪犯在街上游行,讓全城百姓都看看,可謂是非常的丟臉。
在照片中,只見兩個罪犯被關起來限制行動,他們被關在一起,腦袋和手都被鎖住,他們顯得十分狼狽,頭發亂糟糟的,衣服上很多的泥土和灰,其中一個男子鼻子還流出了血。這些刑罰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讓百姓們更為規范自己的行為。
在封建社會中,男女的分工非常明顯,俗話說你耕田來我織布,男人一般被視為家里的主要勞動力和頂梁柱,負責干一些很重的農活。
而女人則被要求打理好家中的瑣碎事情,如果還有閑暇的精力和時間,女人也可以發揮自己心靈手巧的特點,來織一些布,不僅可以做衣服給家人穿,還可以賣出去稍微補貼家用。
在照片中,只見女人穿著大大的衣服,手臂上的袖子被高高的撈起來,女人手上不停的在織布機上操作著,顯得非常靈活,腳也在不停的踩著織布機,兩三下便能紡織出一塊像模像樣的布料,整個織機為木頭制的,非常大,這一工藝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少有人還會。
通過這些照片,我們得以看見清朝社會的真實模樣,那些生活中的艱難和酸甜苦辣,仿佛一一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對于貧苦的老百姓不禁產生了同情的情感,而那些不知世事的王公貴族也難免讓我們恨鐵不成鋼,這些照片代表著那一段歷史,我們在牢記的同時,更要以此激勵如今要更努力的去奮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