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車圈誰最火?答案可能讓你意外——既不是特斯拉,也不是比亞迪,而是剛入局的小米汽車。SU7系列從上市就殺瘋了,交付周期直接拉滿,訂單多到工廠冒煙,連友商都急得跳腳,網上黑稿更是滿天飛。
先說交付時間有多離譜。小米SU7現在下單,標準版要等39到42周,Pro版直接干到48到51周,Max版交車周期34到37周。
算下來,現在訂車最快的Max,也要等8個半月,差不多到明年2月份去了。
就算50多萬的SU7 Ultra,也得等19到22周,差不多五個月。這交付周期,放眼整個新能源市場,敢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有人可能會杠:交付慢可能是產能拉胯啊,萬一一個月就產幾千臺呢?但數據打臉了——小米汽車5月交付量已經突破2.8萬臺。咱們就算按這個速度算,Max版最長短34周的訂單,積壓量至少是2.8萬×34÷4≈23萬多臺。就算往少了算,手頭壓著20萬臺訂單總沒跑吧?這數字什么概念?很多車企一年都賣不到20萬臺。
訂單多到離譜,自然有人眼紅。所以我們能看到,最近網上關于小米汽車的負面新聞特別多,一會兒說質量差,一會兒說綠化帶戰神。
這里頭門道可深了:一方面,友商看著小米搶市場急得直跺腳,不搞點小動作心里難受;另一方面,自媒體圈也盯上了這波流量——甭管是夸是罵,寫小米汽車就有流量,甚至有博主靠發黑稿快速漲粉,你說魔幻不魔幻?
說到底,小米汽車這波操作堪稱“車圈頂流”待遇。傳統車企造車幾十年,都沒享受過被同行集體針對、被自媒體追著寫的待遇。SU7系列為啥這么火?產品力確實硬核,但更關鍵的是小米玩明白了流量密碼——從雷軍親自開車門到各種技術發布會,熱度就沒斷過。
不過話說回來,交付周期長也是把雙刃劍。訂單積壓太多容易讓消費者失去耐心,畢竟現在新能源車更新換代比手機還快。小米現在最該干的,是趕緊擴建生產線,把交付速度提上來。等友商反應過來,產能跟不上可就真成“為他人做嫁衣”了。
最后說句實在的,現在的新能源車市場,消費者用真金白銀投票最實在,所以小米加油,用戶愿意等一年提車,是真愛粉,可不能讓他們失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