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坑鎮梅南村,閑置的小學變身木材加工廠車間,河畔光伏長廊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村道兩旁“梅南大集”的吆喝聲仿佛還在回蕩……這個曾經的靜謐村落,乘著“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東風,以產業為筆、文化為墨,在鄉村振興畫卷上書寫著生動篇章。
走進由梅南小學舊址改造而成的木材加工廠,只見晾曬的木板整齊排列,空氣中彌漫著木材的清香。加工車間,機器轟鳴,切割、打磨、上漆......經過一道道加工工序,一件件精美的中式風格家具、辦公家具逐漸成型。
該廠木材加工廠于2022年落戶梅南村,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從簡易廠房搬進了寬敞的新廠區,產品還賣到了中東,2024年營業額100多萬元,帶動十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學技術、增收入。
周志明
梅坑鎮梅南村木材加工廠
負責人
我們村里有這個地方,加上村委大力支持,也想帶動本地就業。經過協商后,我們就在這里做廠房。我們的產品一開始是砧板,慢慢擴大經營,做了太陽傘,發展茶臺、茶凳等紅木類家具,砧板在附近幾個縣的批發市場、批發部銷量比較大,太陽傘是做出口,以中東市場為主,茶臺是今年剛開始做的新產品,目前是以珠江三角洲銷售為主。
梅南村將閑置小學租給企業作為生產基地,不僅每年為村集體帶來2.4萬元固定租金,還按營業額的2%收取浮動租金。此外,梅南村充分利用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和優越的地理位置,打造一條既美觀又實用的光伏長廊,為村莊帶來可持續的清潔能源收益,同時提升鄉村旅游品質。
在梅南村,“梅南仕”狀元郎IP形象總能吸引游客駐足合影。這個融合“沒難事”諧音的文化符號,正是村里打造的文旅品牌核心,也是激活鄉村的“流量密碼”。2024年底,一場為期4天的“梅南大集”引爆周邊,農夫集市上的土特產、非遺文創攤前的長隊、傳統美食區的煙火氣,吸引8萬游客涌入,拉動消費超30萬元。
葉玉霞
梅坑鎮駐梅南村
工作組組長
梅南村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打造鄉村特色IP,聘請職業經理人+新農人形式,打造新豐縣首個文旅鄉村品牌--梅南大集,并且在去年年底我們舉辦為期四天梅南大集活動,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4萬元,帶動村民收入增加10萬元以上,下一步我們打算繼續擦亮“梅南大集”招牌,將它打造成一個常態化商業化運營模式。
與此同時,梅南村還以“魚龍文化”為契機,開發了“梅南高粽”禮盒,這個結合“高福場”自然村制粽傳統與“一舉高粽”諧音寓意的文創產品,已為村集體帶來1萬元收入。
從默默無名的山村到充滿希望的沃土,梅南村用實踐證明,鄉村振興既要“盤活存量”——讓閑置校舍、河岸資源產生效益,也要“創造增量”——用文化IP激活消費潛力。未來,這個客家村落將繼續以產業為基、文化為魂,書寫“百千萬工程”文旅融合發展新篇章,繪就民生幸福圖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