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天國運動初期,太平軍內部實行男女分營的制度,即成年男性被編入軍營(男營),成為拜上帝會的“圣兵”,而女性(男性的妻子、姐妹、母親)則被編入了女營,年齡小的兒童則編入了童子軍。女營按照軍事系統建制,但所有職位都由女性來擔任。所有女性和兒童按照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勞動,主要從事諸如裁縫和制作輕型武器等工作。在戰況比較激烈的時候或許也要參與防御,甚至是戰斗。
在定都南京之前,乃至于定都南京后的一段歲月里,太平天國都嚴格的實行著男女分營的制度,而且管理是非常嚴格的。男性親屬每周僅能在嚴格的監視下探望女眷一次,即便一周只能相見一次,不管是夫妻,還是兄妹,又或者是母子,雙方見面時必須相隔甚遠,而且要大聲交談,言下之意就是革命事業非常無私和偉大,所以所有人都沒有秘密,自然也就不能竊竊私語。一旦男女之間私通被發現,就會立刻被處決。
男女分營的構想雖然有違人道,但是也是領導層基于特殊情況下采取的特殊措施,由于清朝對于參與叛亂的家屬實行殘酷的連坐制度,所以太平軍行軍必須拖家帶口攜帶大量的家屬。所以太平軍看上去人數眾多,動輒幾十萬之眾,但是實際上一大半都是隨軍家屬,對于家屬如果不進行嚴格的管理,那么在戰爭時期必然會引起很大的不便。所以太平軍的領導層最終實行了這一政策,而且在領導層看來,這種男女分營的制度至少擁有五點作用。
第一,太平軍的最高戒律中把通奸列為重罪,如果軍營中男女混編的話,很難保證這類事件不發生,所以戰爭時期必須男女分營。第二,女眷在女營的保護下,可以讓男性士兵不必分心擔心家人的安全,也不必為繁瑣的家務事來分心,這樣就可以更好的參加戰斗。第三,男女分營可以讓太平軍遠于“聲色誘惑”,保持較高的戰斗力。第四,如果男性士兵在戰斗中犧牲,親眷不至于貧困潦倒,無人照顧。最后,女營里的家眷實際上也是“人質”,士兵擔心親屬的安危,自然不會隨意在戰場上倒戈或者投降,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只會拼死一戰,要么獲勝,要么犧牲。
顯然,在流動戰爭的時期,男女分營的作用遠遠超過它帶來的弊端,因而這種制度一直沿用到定都天京之后。定都天京之后,一線的太平軍戰士雖然還要繼續野外攻堅,流動作戰,但是隨軍家屬和部分太平軍卻進入了城市,太平天國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然而男女分營的制度卻沒有及時得到調整,這給太平天國的發展帶來了很多新的問題。各位王爺們在南京城大肆建造王府,遴選王娘,主要的將軍們也過上了正常的生活,而底層的士兵與百姓卻依舊過著男女分營的軍營生活,時間久了肯定會怨聲載道。
1854年3月,南京城爆發了沸沸揚揚的陳宗揚與謝滿妹事件。青年將領陳宗揚與他的妻子謝滿妹被東王楊秀清處決,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私通,因為此事,士兵與百姓對男女分營的政策表示嚴重不滿,積蓄已久的不滿瞬間向火山爆發一般。比較諷刺的是楊秀清假借“天父下凡”,宣布廢除這項制度,他一生之中,有記載的“天父下凡”就有數十次,其中多數都是為了與洪秀全或是其他王爺爭奪權利,理虧了就耍無賴“天父下凡”,然而這次“天父下凡”總算是干了件大好事,也是自己給自己一個臺階下來,畢竟堅持處死陳宗揚和謝滿妹的是他,下令廢除這項政策的也是他。至此,南京城才從一座大軍營恢復了正常的生活。然而在很多交戰區,男女分營制度仍然實行了很久才最終廢除。
(談歷史地理,說人文教育,聊讀書心得,交天下朋友,歡迎大家點贊與關注帆哥的人文小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