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三環外十余新城里,中法生態城開發進度總被“卡脖子”。陽邏、盤龍城、廟山等新城,開發超80%像模像樣。中法生態城在漢陽王家灣和蔡甸縣城之間,10年前冠“中法”頭銜。
2014年中法兩國簽約,定位“可持續發展示范新城”。可衛星圖上看,建成小區和建筑并不多。黃陂、江夏、東西湖常住人口超百萬,蔡甸僅60萬左右。
外地人來漢買房,優先選漢口、武昌,就業做生意更容易。2019年漢陽四新房價1.
6萬,蔡甸部分1.2萬,差距不大選四新。
黃陂盤龍城呢?江岸后湖房價1.
8-2.
2萬,盤龍城1.1萬,一套省百萬。
江夏房價是光谷50-60%,光谷上班江夏買房,年輕人理所當然。
中法生態城主打“低碳環保、智慧城市”,長期投入短期難見效。
原計劃引法國高端制造、科研機構,實際落地企業少,崗位有限。開發主力武漢城建集團,近年重心在長江新區、武昌濱江。
武漢經開區以國企為主,經濟活力不如光谷,就業機會差一截。漢陽GDP被黃陂、江夏等郊區超過,整體弱勢留不住人。
武漢西站若落地,或能提升中法生態城交通地位。
新城發展,產業是根,人氣是魂,缺一難成氣候。
想知道中法生態城如何破局?
點關注看后續分析。文中數據參考公開資料,具體以官方最新信息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