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印度航空公司(Air India)波音787-8“夢想客機”墜毀事故調查的深入,更多關于飛行機組在最后時刻發出的求救呼叫的細節浮出水面,將調查的矛頭日益清晰地指向了飛機發動機的推力問題。
還原最后求救:駕駛艙內的絕望呼喊與地面跡象
據《印度時報》6月15日援引艾哈邁達巴德警方的消息報道,失事航班AI171的飛行員在與空中交通管制(ATC)的最后一次通話中,急促地報告稱:“推力未達到……正在下墜……Mayday!Mayday!Mayday!”這一關鍵信息,為解讀飛機在起飛后極短時間內便失速墜毀提供了最直接的線索。
這一線索也與此前媒體報道和目擊者觀察到的情況相吻合。有印度媒體報道稱,這架787-8飛機在起飛時,幾乎用盡了整條跑道才勉強離地。一位接近調查的消息人士向《印度時報》分析稱:“更長的起飛滑跑距離暗示了飛機可能沒有獲得足夠的起飛推力。但事實真相,只有在解碼‘黑匣子’之后才能確定。”
回顧事故經過,6月12日,這架執飛艾哈邁達巴德至倫敦蓋特威克航線的客機在起飛后不到一分半鐘便失去聯系,隨后撞向機場附近的醫學院院區,導致機上241人和地面8人遇難。
監管與航司的緊急行動:全面排查同型號發動機
在“推力不足”的疑云下,印度民航監管機構和印度航空公司迅速采取了預防性安全措施。印度民航總局(DGCA)已下令,要求印度航空公司對其機隊中所有配備通用電氣GEnx發動機的波音787-8和787-9型飛機進行緊急技術檢查。
印度航空首席執行官坎貝爾·威爾遜(Campbell Wilson)也在6月14日發布的一段視頻信息中確認,公司正在對旗下的787“夢想客機”進行預防性安全檢查。這一系列行動是航空業在面對潛在系統性風險時的標準做法:即使事故的確切原因尚未水落石出,一旦某個關鍵部件(如此次的GEnx發動機)受到懷疑,監管機構和航空公司便會立即對所有使用同類部件的飛機進行排查,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潛在隱患,確保機隊安全。
解碼“黑匣子”:等待最終的科學裁決
目前,由印度飛機事故調查局(AAIB)主導的調查工作已取得重大突破。6月13日下午約5時,調查人員成功找到了失事飛機的“黑匣子”之一。印度民航部表示:“解碼過程有望為我們提供關于航班最后時刻的關鍵洞察。”
“黑匣子”通常包含兩個部分:駕駛艙語音記錄器(CVR)和飛行數據記錄器(FDR)。CVR將能證實飛行員在最后時刻是否確實報告了“推力未達到”,并記錄下駕駛艙內的所有聲音。而FDR則會提供包括發動機各項參數(如轉速、油門位置、燃油流量等)、飛機空速、高度、姿態等在內的數百項關鍵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的細致分析,調查人員將能夠科學地重建事故過程,驗證發動機是否真的出現了推力不足的問題,并進一步探究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機械故障、外部因素(如鳥擊)還是其他問題。
在調查進行的同時,印度航空公司及其母公司塔塔之子(Tata Sons)已宣布向遇難者家屬和唯一的幸存者維什瓦什·庫馬爾·拉梅什提供援助。印航將向每位受害者家屬及幸存者提供2.8萬美元的援助,此外,塔塔之子也已宣布提供約11.5萬美元的支持。
結語:謎團待解,警鐘長鳴
盡管“推力不足”已成為當前調查的核心假設,但最終的結論仍需等待對“黑匣子”數據的全面解碼和科學分析。這起慘烈的空難,以及它所觸發的對全球數千臺同類型發動機的關注,再次提醒世人,現代航空安全是一個環環相扣的精密體系。從發動機的設計制造,到航空公司的日常維護,再到飛行員在緊急情況下的判斷與操作,任何一個環節的疏漏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后果。全世界都在等待印度AAIB及其國際合作伙伴給出的最終答案,以告慰逝者,并為未來航空安全提供血的教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