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2-0623
從隱形到被看見:大學典禮上的后勤勞動者
畢業典禮的溫情革命:平凡勞動者的教育意義
勞動無貴賤:大學如何用儀式重塑平等價值觀
6月20日,吉林省延邊大學2025屆學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食堂阿姨劉曉梅上臺演講,她誠摯地說道:“別嫌阿姨啰唆,真的是有太多的放心不下。外賣雖然方便,總不如自己做的營養健康,熬夜加班的時候別總拿泡面湊合。難過委屈了,千萬別一個人扛著?!薄霸诩依?,你們是爸爸媽媽的寶貝,在學校,你們也是叔叔阿姨的寶貝。后勤的叔叔阿姨們,特意為你們準備了一份畢業小禮物,我們后勤所有服務人員加班加點包制了15000個餃子。在叔叔阿姨眼中,你們就是未來的天之驕子?!彼嬲\樸實的話語讓不少臺下畢業生眼泛淚花,淚流不止。有人評論說:“這個發言,沒有套話,全是感情”。
無獨有偶,2019年,浙江農林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宿管阿姨章學青走上講臺,面對數千名畢業生,用最樸實的語言叮囑:“再忙也要記得吃飯”“少熬夜,常鍛煉”。臺下掌聲雷動,許多學生紅了眼眶。
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保安周凱在畢業致辭中說:“擔當是實實在在干出來的,別忘了加油。”2016年,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讓保安和宿管員登上畢業演講臺。這一幕幕并非偶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邀請后勤人員,宿管阿姨、保安大叔、食堂工作人員,他們在畢業典禮上發言。這些曾經“隱形”的校園工作者,如今成為畢業儀式的重要參與者。這一變化看似微小,卻折射出大學教育理念的深刻轉變,它打破了傳統的等級秩序,讓平凡的勞動者被“看見”,也讓畢業生在離校前,接受一堂關于尊重與感恩的生動教育。
在傳統的大學體系里,畢業典禮往往遵循固定模式:校長致辭、教授撥穗、優秀學生代表發言。這一流程隱含著一套等級結構,學術權威占據中心,行政管理者次之,學生作為受教育者再次之,而保障校園運轉的后勤人員則幾乎被排除在儀式之外。
然而,大學校園的正常運轉,離不開這些“隱形”勞動者的付出。宿管阿姨記得每個晚歸學生的名字,保安大叔在深夜巡邏確保安全,食堂阿姨打飯時總會多給一勺菜。他們的工作看似平凡,卻是大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曾指出,教育體系常常在不經意間強化社會階層差異,而傳統的畢業典禮正是這一現象的縮影,它默認了“腦力勞動高于體力勞動”的價值觀,忽視了不同勞動形式的平等價值。
讓后勤人員站上畢業講臺,是對傳統等級秩序的溫柔挑戰。當宿管阿姨、保安大叔成為畢業儀式的發言者,他們的身份不再僅僅是“服務者”,而是大學共同體中平等的一員。大學應當是“追求真理的共同體”,而這一共同體不僅包括教授和學生,也包括所有為大學運轉默默貢獻力量的人。
食堂阿姨的“好好吃飯”,保安大叔的“別忘了加油”,這些樸素的話語沒有學術演講的華麗辭藻,卻因其真實而更具感染力。它們提醒學生: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人格的塑造;大學的偉大,不僅在于培養了多少精英,也在于它如何對待每一個平凡的貢獻者。
教育的最后一課:尊重平凡,看見真實。畢業典禮是大學生活的“巔峰時刻”,也是情感最濃烈的場合。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情緒激動時接收的信息更容易形成長期記憶。當畢業生在離校前,聽到宿管阿姨的叮嚀、保安大叔的鼓勵,他們接收的不僅是一句關心,更是一種價值觀的傳遞,所有誠實的勞動都值得尊重,社會的運轉依賴于每個人的付出。
這一課對即將步入社會的畢業生尤為重要。無論他們未來成為企業高管、科研專家,還是普通職員,都需要明白:真正的成就不僅來自個人奮斗,也來自對他人勞動的尊重。大學通過這一儀式創新,不僅讓后勤人員被看見,也讓畢業生學會如何在未來的生活中,以平等的眼光看待社會中的每一個角色。
#畢業典禮 #大學后勤人員 #大學精神 #勞動價值 #眾晟悅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