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棚月光(閃小說)
文/圖/悟喜(寧夏)
老楊在鋼筋上刻第三百二十七道劃痕時,諾基亞在褲兜里震動。水泥粉裹著的手指劃開屏幕,昨天的傷口又滲出血。
“爸!我保送省重點了!”兒子的聲音像井水冰鎮的西瓜,澆透四十度的烈日。老楊攥緊書包帶改的安全繩,恍惚看見他踮腳的模樣——初三家長會那天,他在后窗哈氣畫了個笑臉。
“狗日的磨洋工!”工頭的罵聲混著三十層樓的風灌進耳朵。老楊用肩膀夾住手機,碘伏棉簽蹭過鋼筋上的血痕。“要多少學費?”他摸出發霉的存折,夾層里兒子的獎狀正被汗水蝕成黃地圖。
“我拿到助學金了。”兒子壓低聲音,“爸…你枕頭下那本《電工入門》,我抄了三遍。”
老楊的指甲陷進饅頭里。離鄉那夜,兒子偷塞進編織袋的破書,扉頁鉛筆字被汗水泡成藍眼淚:“給會修星星的爸爸”。他每晚摩挲書頁,卻不敢承認只認得這行字。
“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商業街劣質音響撕扯著陳星的嗓子。老楊忽然發現,兒子喉嚨里的哽咽,和磁帶里的流浪歌手一模一樣。
“爸,你那邊…在放《打工謠》?”
塔吊探照燈掃過來,老楊看見安全帶上歪扭的針腳——是兒子用補帳篷的粗線縫的,每針都拽著“平安”。他咽下鐵銹味:“等中秋…爸買個能視頻的手機。”
月亮從鋼筋縫隙里掉下來。安全繩晃動中,老楊摸到口袋里冷硬的饅頭——今早留的半塊給流浪狗。它正變成月牙,像兒子缺了門牙的笑。
作者簡介:悟喜?,寧夏西海固人,80后,棲居大理蒼洱間。素心種字,不諳世故只諳耕;閑拾棗花調墨,漫裁山風作信。曾赴金山教孩童識字,亦行鄉野扶貧,接過九星暮光。十三載公益路,而今筆墨寫天真,耕煙種霞。詩作散見《鄉村精短文學》、《作家地帶》等。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投稿須知:
平臺用稿無稿費, 投稿本平臺必須為首發原創作品,凡在其它媒體或網絡平臺上刊發過的作品請勿投稿。
1.投稿需先關注《鄉村精短文學》公眾號。
2.投稿微信號:13877397223
投稿郵箱:835853wmsh@163.com、1964392700@qq.com
3.投稿被平臺刊發且收到贊賞費7天后,贊賞費的80%發放給作者本人,其余20%用做平臺運營管理。(字數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請“原創”標識的作品才可以獲得讀者贊賞費)
4.本平臺刊發的作品均為作者本人觀點,且侵權與否均與本平臺無關,如作品涉及侵權請聯系本平臺刪除。
凡投稿者均表示自愿接受并同意上述聲明,由此產生的一切責任均由投稿者承擔,本平臺不負其任何連帶責任。
本文由《鄉村精短文學》原創,歡迎長按下面二維碼圖片識別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