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幾個家長聊天,大家都在感嘆一個現象:現在的孩子怎么越來越沒動力了?做什么事都得家長在后面催著、哄著,才肯勉強動一動。
其實,我自己也一直被這個問題困擾。兒子都二年級快結束了,可還是老樣子——寫作業拖拖拉拉,興趣班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做什么事情總是缺乏主動性。
每次看著他磨磨蹭蹭,我心里又急又無奈,總覺得是不是我們夫妻倆的教育方法不對。直到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新詞:“童年富裕癥”。
那一瞬間,我突然有點明白了:原來,這種“啥都不缺、啥都不愁”的成長環境,也可能讓孩子變得沒有內驅力、遇事只會等著大人安排。
今天,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也許能幫你找到孩子缺乏主動性的根本原因。如果你也有同樣的困惑,那就一起看看,我們還能為孩子做些什么。
01
什么是“童年富裕癥”?
所謂的“童年富裕癥”,并不是說孩子家里多有錢、生活多奢侈。更多的時候,是我們這些父母太怕孩子受委屈,總想著把最好的都給他,什么需求都盡量滿足。
久而久之,孩子在這種優渥的環境里長大,從來沒有真正體會過缺乏和等待,也很少需要為自己的愿望努力爭取。
百度AI給的解釋是這樣的:
簡單點說,就是孩子從小衣食無憂,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從來沒有真正體驗過物質的匱乏和挫折。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習得性無助”,意思是當一個人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無需努力就能獲得滿足的環境中,會逐漸喪失自我驅動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就是很多現代家庭孩子身上的真實寫照。
我表妹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表妹家的經濟條件不錯,表妹夫妻兩人工作穩定,收入也高,家里就小侄女一個孩子,從小到大小侄女幾乎沒有經歷過拒絕。
玩具堆成山,衣服永遠最新款,連早餐都是外賣點單隨心選。
結果,孩子現在9歲了,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上課走神,下課只想著刷短視頻,學習上一遇到困難就哭鬧放棄。
02
“童年富裕癥”出現的原因。
1. 物質條件太好,一切唾手可得。
很多父母小時候吃了苦,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生活。
但我們卻忽略了,“幸福感”不是靠擁有多少東西,而是在努力爭取后的收獲里孕育出來的。
當一切來得太容易,孩子自然不會珍惜,更不會主動去爭取。
2. 父母包辦代替,剝奪孩子的成長機會。
現在,不少家庭把孩子當成“小皇帝”、“小公主”,生怕他孩子受一點委屈。
從穿衣吃飯到學習安排,大事小情全包辦。久而久之,孩子習慣了依賴,不會自己思考和行動。
“你只管負責快樂,其它交給爸媽”,這樣的愛,其實是一種甜蜜的陷阱。
3. 缺少規則和邊界,不懂延遲滿足。
有的家長不舍得讓孩子等待或受挫,只要開口就立刻滿足需求。
不用排隊、不用等候、不用努力…時間一長,孩子就無法忍受任何“不順心”的時刻。
一旦遇到挑戰,就容易退縮甚至崩潰。
4. 社會攀比壓力,讓父母盲目補償。
看著朋友圈里別人家的娃學鋼琴、游泳、出國旅游,我們很容易陷入補償式消費:不能讓自家娃輸在起跑線上!
但是,這種“填鴨式幸?!?,其實剝奪了孩子自主選擇和體驗生活酸甜苦辣的機會。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說,人類最高層次需求是自我實現。
而只有經歷奮斗與挑戰后獲得成就感的人,才能真正激發內驅力;如果一切都現成送到面前,這份動力自然會消失殆盡。
03
如何避免“童年富裕癥”,
讓孩子具有內驅力?
1. 創造適度匱乏,讓努力成為習慣。
人生最大的財富,是靠自己雙手創造出來的,你們不用害怕讓孩子經歷一點“不夠”。
比如,零花錢可以設定額度,讓他自己規劃;玩具也不用一次買齊,可以通過完成任務慢慢積攢獎勵。
只有親身體驗到付出和回報之間的關系,孩子才會懂得珍惜,也更愿意主動去爭取想要的東西。
有一陣子,我兒子特別迷樂高,但我們約定每個月只能買一盒。為了攢錢買心儀的那套,他每天主動做家務,還幫爺爺遛狗賺零花錢。
看著他一點點攢下的錢,終于拼完夢寐以求的大工程車時,那種發自內心的成就感,是直接買十盒樂高都換不來的。
我也在那一刻明白了:努力爭取來的東西,才最讓孩子珍惜和自信。
2. 放手讓孩子獨立面對問題。
只有親身實踐中獲得成功和挫折體驗,才能培養出真正有韌性的孩子。
所以,別再事事包辦了,要多給孩子一些試錯的空間。
當他遇到難題的時候,別急著伸手幫忙,而是要鼓勵他先自己想辦法。如果失敗了,也別急著責怪或安慰,而是一起復盤經驗,讓孩子明白: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嘗試、不愿堅持。
3. 建立規則意識,引導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能力,是通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我們可以明確家庭規則,比如每天只能看半小時電視,每周末才能吃一次喜歡的小零食。
剛開始孩子可能會抱怨、會哭鬧,但是堅持下來之后,你就會發現孩子不僅變得更能控制欲望,還更懂得等待和計劃。
4. 用榜樣力量激發內驅力。
父母自身積極向上、有目標、有熱情,對生活保持好奇心,這些都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
榜樣勝于說教。
如果你每天都在進步,他自然也會受到感染,把追求變成自己的習慣。
我們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未來。但請記?。焊冻鎏喾炊鴷儕Z孩子的成長。
適度匱乏、自主選擇、勇敢嘗試,這些才是真正滋養孩子內驅力的不二法門。
你也不用擔心孩子偶爾的不如意,那才是他人生最寶貴的一課。
幸福不是擁有全部,而是在追逐夢想路上不斷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