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供應重倉先進制造,一座皖中產業新城正強勢崛起!
NO.1|壹
工業狂飆!經開區成絕對主角
翻開含山縣2025年土地供應計劃,一組數據令人震撼:工業用地占比飆升至66.44%,總量達2854.49畝,較去年激增604畝!經開區獨吞73.21%的工業用地,西區更是密集落地15個先進制造項目。
在同興環保低碳設備基地、重載低空無人飛行器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加持下,含山正在兌現總規中“合寧都市圈先進智造集聚區”的戰略定位。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作為總規劃定的首位產業,在土地供應中占據核心地位——金帝新能源智能制造、敏實智能制造等項目用地,直指百億級產業集群目標。
西區產業用地布局暗藏玄機:沿興業路西延伸段布局的同興環保(178畝)與科創園二期(113畝)形成環保科技產業帶;重載無人飛行器產業園(200畝)與恒鈦智能制造(45畝)則組成高端裝備矩陣。這種“產業鄰里集聚”模式,正是對總規劃“推進新增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要求的精準實踐。
NO.2|貳
住宅商業大瘦身,城市更新轉向
與工業用地高歌猛進形成鮮明對比,住宅用地供應縮減10.1%,商服用地下降26.24%。這種“退房進廠”的轉變,精準呼應總規劃要求的“框定總量、挖潛存量”策略。
值得玩味的是,僅有的484畝住宅用地全部集中在環峰鎮核心區:華陽西路南側、玉龍湖西側等改善型地塊,暗示著城市發展從規模擴張轉向品質提升。而安置房用地暴跌85.97%至19畝,印證總規劃中“嚴控增量、穩步推進城市更新”的轉型信號。
商服用地則呈現兩極分化:冷鏈物流項目豪取100畝,華陽西路城市綜合體拿下70畝,鄉鎮商業則多為10畝以下小微地塊。這完美契合總規劃“產城融合、健全工業鄰里中心”的配套理念。
城市更新進入深水區:原看守所區域(27畝)、含城農機巷(21畝)等存量地塊改造,呼應總規劃“重點推進老城區、城北片區更新”部署。而總規明確的“翡翠項鏈綠道”生態工程,在玉龍湖西側商住項目(102畝)中得到空間預留。
NO.3|叁
交通公服精準落子,暗藏區域野心
交通運輸用地雖同比下降48.73%,但623畝供應量中藏有玄機:經開區內部路網建設獨占314畝,“四合一”項目配套道路占433畝。這種“內優外聯”的布局,為總規劃預留的巢馬鐵路、通用機場等區域樞紐埋下伏筆。
交通動脈全面升級:
蒼橫大道(178畝)
串聯經開區西區與含山高鐵站,奠定產城融合骨架
昭關北路改造(13畝)
提升歷史文化街區通達性
含巢共建路網(56畝)
打通與安巢經開區物理屏障
更值得關注的是公共管理用地:盡管總量暴跌84.71%,但仙蹤鎮消防站(10畝)、陶廠鎮幼兒園(15畝)等鄉鎮配套精準補位,昭關鎮垃圾中轉站、銅閘污水處理廠等基建補齊生態短板。這恰是對總規劃“15分鐘社區生活圈”三級服務體系的最佳實踐。
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101畝配套用地,則悄然鋪開文旅融合的野心。當博物館與南區配套同步建設,含山正將總規劃“長三角休閑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藍圖變為現實。
NO.4|肆
生態安全線貫穿工業狂潮
在工業用地占比超六成的背景下,生態保護實現精準平衡:
東關污水處理廠(14畝)守護滁河生態
環巢湖天然氣管線閥室(1畝)筑牢能源安全
大漁灘濕地修復工程納入總規生態修復重大工程
這種“項目未動,環保先行”的布局,正是對總規劃“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的具象實踐。當經開區西區連片開發時,長山水庫備用水源地(總規劃定生態紅線)通過環評硬約束,確保工業擴張不越生態雷池。
NO.5|伍
鄉鎮產業暗流涌動
鄉村振興獲得實質性支撐:
陶廠鎮飲品茶基地(9.99畝)激活廢棄校舍
仙蹤農民創業園(7.8畝)培育鄉土企業
昭關鎮工業項目(9.18畝)填補鎮域經濟空白
這些“畝均英雄”項目,完美踐行總規劃“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要求。更精妙的是,席滿滿商服項目(7.79畝)落戶原銅閘初中,實現“閑置資源-產業導入”的閉環激活。
NO.6|陸
鄉鎮產業暗流涌動
含山的土地供應劇變,揭示出縣域經濟發展的深層邏輯:
1. 制造強縣戰略進入攻堅期:工業用地占比超六成、經開區擴容提質,標志著含山從傳統農業縣向先進制造基地的躍遷。但需警惕產業社區配套滯后風險,避免出現“鐘擺式交通”痼疾。
2. 土地財政轉向產業財政:住宅用地三連降與工業用地五連漲形成剪刀差,反映地方政府擺脫土地依賴的決心。考驗在于如何平衡短期稅收壓力與長期產業培育。
3. 空間重構暗合區域野心:經開區西區路網加密、產業用地成片開發,與總規劃“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的戰略形成共振。當產業用地與巢湖經開區無縫銜接,含山或成合馬工業走廊關鍵支點。
4. 生態工業需制度護航:總規劃要求的“單位GDP建設用地下降39%”是懸頂之劍。建議建立“項目-能耗-稅收”三維考核,避免新引進的2854畝工業用地重蹈低效覆轍。
5. 人才爭奪戰提前布局:總規劃預警的“老齡化率21%”危機,需通過經開區人才公寓(總規要求配建保障房)、玉龍湖優質住區等組合拳破解。
第一房研究院觀點
當工業廠房在褒禪山麓拔地而起,這座千年古城在土地賬本上寫下了最決絕的轉型宣言。2854畝工業用地的背后,是含山對“制造立縣”的孤注一擲,更是對總規劃“力爭2035年基本達到長三角發達城市水平”的莊嚴承諾。
"重磅!阜南2025年土地供應計劃曝光!這些區域即將逆襲,買房投資必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