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的熱搜永遠比六月的雨來得更突然。前一秒還在各大品牌廣告里閃耀的那爾那茜,下一秒就經歷了堪稱 “光速” 的塌房。短短 24 小時,阿迪達斯、華為、霸王茶姬等多個品牌方連夜刪光與她相關的所有物料,這場 “割席” 大戲,讓不少網友感嘆:“原來成年人的退場,連句正式告別都顯得奢侈?!?/p>
從廣告新寵到 “避之不及”
憑借《封神》等作品走紅的那爾那茜,迅速成為品牌方眼中的 “香餑餑”。時尚雜志封面、高端品牌代言、熱門產品推廣,她的身影無處不在。各大品牌紛紛拋出橄欖枝,將她視為提升品牌形象、吸引年輕消費群體的 “流量密碼”。那爾那茜代言的產品廣告,一度刷屏社交媒體,她甜美的笑容和青春的形象,讓不少消費者對相關品牌產生好感。
然而,命運的齒輪在定向委培事件曝光后開始轉向。隨著那爾那茜定向委培違約、高考報名材料涉嫌造假等爭議事件被曝光,輿論瞬間沸騰。網友們從最初的喜愛轉為憤怒和失望,相關話題迅速登上微博、抖音等平臺的熱搜榜,閱讀量和討論量不斷攀升。在互聯網的放大鏡下,任何負面事件都可能被無限放大,而那爾那茜顯然沒能逃過這一劫。
品牌方的 “求生欲” 拉滿
面對洶涌的輿論,品牌方的反應堪稱迅速。阿迪達斯第一時間刪除了官方微博上所有與那爾那茜相關的宣傳內容,原本精心策劃的廣告海報從線下門店消失不見;華為也默默撤下了那爾那茜參與拍攝的產品宣傳物料,仿佛從未與她有過合作;霸王茶姬更是連夜調整宣傳策略,將那爾那茜的元素從品牌推廣中剔除。這些品牌方用實際行動表明,他們不愿讓自身形象與負面事件產生任何關聯。
除了悄無聲息地 “切割”,部分品牌方還發布聲明,以合作到期為由,暗示不再與那爾那茜續約。極狐、阿瑪尼等品牌紛紛表示,與那爾那茜的合作已按計劃結束,未來暫無繼續合作的打算。而金典、雅詩蘭黛等尚未公開表態的品牌,也被網友們密切關注,大家都在猜測它們是否會步其他品牌的后塵,選擇與那爾那茜劃清界限 。
品牌方為何 “割席” 如此果斷?
品牌方的果斷 “割席”,背后是對自身利益的深度考量。在品牌形象塑造中,代言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消費者往往會將對代言人的情感和印象投射到品牌上,一旦代言人出現負面新聞,品牌很可能會受到牽連。就像此前某些明星因負面事件導致代言品牌銷量下滑、口碑受損的案例屢見不鮮,這讓品牌方深知,及時止損才是明智之舉。
此外,商業合作本就充滿不確定性,而代言人的負面事件更是會帶來巨大的風險。品牌方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廣告宣傳,為的是提升產品銷量和品牌知名度。如果因為代言人的問題導致消費者抵制產品,那么前期的投入將付諸東流,甚至可能面臨經濟損失。因此,在那爾那茜事件發酵后,品牌方為了避免商業風險,只能選擇快速與她 “割席” 。
風波之后,誰在 “裸泳”?
這場風波對那爾那茜的演藝事業無疑是一次沉重打擊。原本前途無量的她,如今面臨著作品受牽連、資源減少的困境。后續是否還能有品牌愿意與她合作,觀眾是否還能接受她出現在熒幕上,都充滿了未知數。而對于品牌方來說,此次事件也敲響了警鐘。在選擇代言人時,不能僅僅看重流量和熱度,更要對代言人的個人品行、背景進行深入調查,加強風險評估,避免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那爾那茜事件也為娛樂圈和品牌代言行業的規范發展提供了借鑒。行業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監督機制,對藝人的行為進行約束,同時品牌方也應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注重維護良好的社會形象。
這場“割席”大戲暫時落下帷幕,但它引發的思考卻仍在繼續。對于那爾那茜事件和品牌方的“切割”行為,你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