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管培醫生自殺事件頻發,刺痛了社會的神經。28歲實習醫生羅帥宇之死
,2 月 2 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規培生小吉在出租屋燒炭自殺;2 月 24 日凌晨,湖南省人民醫院 25 歲的規培生曹麗萍在醫院廁所割頸自殺,她在遺書中稱已連續工作 36 小時,平時加班多、任務重,卻受到不公正待遇;3 月 14 日和 3 月 19 日,廣西南寧第一人民醫院一名實習生和一名規培生先后自殺。這些悲劇絕非偶然,背后折射出醫藥從業者沉重的生存壓力。
醫藥行業內卷現象極為嚴重。無休止的加班,無休止的加號,政策宣講、學歷 、考核、收入全方位“內卷”,使得許多從業者面臨巨大的職業發展壓力。在臨床工作中,醫護人員數量相對患者需求的不足,使得管培醫生承擔了繁重的工作任務。他們不僅要處理大量的患者病歷、照顧患者日常,還要隨時應對突發狀況,長時間處于高強度工作狀態,身心俱疲。
政策的頻繁調整和影響也是重要因素。醫保控費等政策使得醫藥企業利潤空間被壓縮,進而影響到員工的福利待遇和職業發展前景。在醫療體系內,規培制度等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規培醫生勞動強度與收獲不成正比,像部分規培醫生反映學習收獲少,但卻要面臨高強度工作,且請假困難,一旦請假可能面臨順延培訓時間甚至延畢的風險,這讓他們對未來感到迷茫和無助。
面對如此困境,解決之道刻不容緩。一方面,要重視心理壓力的疏導。管培醫生自身要加強社交,避免自我封閉。可以參加各類醫護人員交流活動,與同行分享工作中的喜怒哀樂,在交流中獲得情感支持和經驗借鑒。醫院和企業也應定期組織心理輔導講座,邀請專業心理醫生為員工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幫助他們排解壓力,正確看待工作中的困難。
另一方面,要積極追求快速成長:在學習提升上,積極學習 GCP(藥品臨床試驗管理規范),這有助于了解行業標準和規范,為參與臨床試驗等工作打下基礎;參加西學中培訓,拓寬知識領域,提升綜合醫療能力;積極參與繼續醫學教育,不斷更新知識體系,跟上醫學發展的步伐。
在樹立個人人設方面,可以進行醫學科普創作與發表,利用新媒體平臺,將專業醫學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遞給大眾,提升個人影響力;參與知識付費課程征集,將自己的臨床經驗和學習心得整理成課程,既幫助他人,也能提升自己在行業內的知名度。
在參與圈內社會活動上,積極參加學科線下會議,與同行專家交流,了解最新學術動態和臨床經驗;申請成為學協會委員,參與行業規則制定和學術交流組織工作,拓展人脈資源,提升個人職業地位。
醫藥行業的管培醫生們正處于艱難時期,但通過積極的心理疏導和自身的快速成長,他們能夠逐漸積累經驗,進入職業舒適區。就像登山一樣,雖然攀登過程充滿艱辛,但只要不斷努力,就能到達山頂,欣賞到更加秀麗的風光,實現自身的職業價值和人生理想。我們期待醫藥行業能更加關注從業者的生存狀態,為他們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醫學空間正在進行的“優質醫學課程、典型病例征集活動”正在進行當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