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紅是非多”!
最近,有關于“韋神”韋東奕的消息,一直深受群眾的關注。
只因為他開了個“社交賬號”。
本以為,“韋神”只是在網上被“盯著”。
但是誰曾想,竟然還有人在生活中做出“冒犯”他的事情。
《人民日報》發聲,痛斥這樣的行為。
那么,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這樣的行為對韋東奕又造成了怎樣的影響呢?
最近,北京大學數學學院的韋東奕老師突然成了網上特別紅的人。
起因就是一段只有四秒鐘的短視頻,內容是他非常簡短的自我介紹。、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這條視頻瞬間吸引了超過2300萬網友關注。
最開始,大家是被他那種專注純粹的狀態所吸引,是很多人心目中真正學者的模樣。
但是,走紅帶來的煩惱很快超過了好處。
“韋神”去吃飯,食堂里有人幾乎把手機懟到他臉上拍攝。
“韋神”去上課,教室門口總是圍著一堆等著跟他合影的人。
而這位只想好好教書做研究的老師,就這么陷入了輿論的風波中心。
這件事背后,其實反映了現在網絡上一些很普遍的問題。
那就是大家對知識的尊重,早已被追逐熱點的浮躁心態沖淡。
其實仔細看韋老師這個“爆紅”的過程。
人們關注的重點變化相當明顯。
最開始,大家是被他日常生活那種極致的簡單打動。
因為他經常背著布包,拿著礦泉水瓶和幾個饅頭,生活清儉得超乎想象。
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在思考和教學上。
這份專注和純粹,契合了很多人對優秀學者的理想形象。
但隨著流量如潮水般涌來,情況就變味了。
大量的目光開始聚焦于他的外表細節上。
有人專門討論他的牙齒狀況,猜測他是不是身體不太健康等等。
他引以為傲的數學成就、他在國際數學競賽中的傳奇經歷。
以及他重要的研究成果,這些本應被關注的核心價值,在喧囂中反而模糊了。
要知道,現在網上討論“韋神”的內容里。
有六成多都是是獵奇、調侃性質的娛樂化八卦。
而真正圍繞他專業學術的討論,僅占一成多一點。
大家關注“韋神”的焦點已經嚴重偏離。
這種對學者的關注異化,在現在“飯圈文化”肆意的時代,表現得尤為明顯。
一部分粉絲簡單地把韋老師等同于一個需要打榜應援的“頂流明星”。
利用控評、組建“飯圈”標簽。
甚至強行編造與其他人的關系來替代本該嚴肅的學術討論。
更值得警惕的是,許多跟拍者的“打卡式拍攝”行為已經觸及了法律紅線。
但現實中,在校園和食堂里,推搡搶鏡頭的事情屢見不鮮。
更有甚者進行惡意剪輯制作博眼球的內容。
最為離譜的是,網上傳出一次正常學術講座過程中。
竟然有粉絲沖到臺上,強行要與正在講座中的韋老師合影。
這些行為不僅是對法律的漠視。
更是對學者個體尊嚴和整個學術倫理底線的踐踏。
對韋老師本人而言,持續不斷的無端打擾引發了他極大精神壓力。
據北大數院師生透露,頻繁的近距離糾纏拍攝讓他陷入極度焦慮。
有一段時間內,他甚至還出現了應激性失語狀態。
最終他不得不選擇完全關閉自己的社交平臺賬號以圖清靜。
對于這場愈演愈烈的“圍觀亂象”,權威聲音終于出手。
《人民日報》在跟進評論中嚴正指出:
“對青年學者的圍觀,絕不能越過尊重與法律底線。守護知識的尊嚴,就是守護創新的土壤。”
這篇文章明確批評了這種將學者“工具化”為流量消費品的行為。
強調高校絕非“網紅打卡地”,社會必須合力維護校園應有的寧靜與學術尊嚴。
現在,有推薦機制對帶有“獵奇”、“沖突”、“夸張”等標簽的內容。
存在明顯的流量傾斜慣性。
某大型短視頻平臺內部測試顯示,只要是貼上“沖突”或“爭議”標簽的短視頻。
這個視頻的“點擊率”直接能提升217%以上。
這種行為,就是助長了網友對學者私人生活的窺探。
所以,必須要有措施去控制這樣的事情發生。
中國社科院探索的“青年學者開放日”制度,提供了一個可推廣的方案。
那就是,他們會定期組織線下學術沙龍或線上科普直播。
讓學者自主選擇主題和互動形式。
能使公眾在尊重邊界的前提下,親近學術。
在這個信息傳播方式深刻變革的時代,我們享受著便捷。
但守護知識的尊嚴與學者的寧靜,不應成為被遺忘的底線。
當千萬網友感動于視頻里那位提著礦泉水瓶的樸素身影時,是否也應當自省。
怎樣讓這份感動沉淀為對知識的真誠敬畏。
就如同愛因斯坦所洞見的:
“科學殿堂里住著形形色色的人,但唯有真正懷著虔誠之心的探索者,才有希望觸及真理的殿堂。”
將流量還給知識傳播的本質。
將對學者個體的圍觀熱情,轉化為全社會推動創新的深層動力。
或許,這才是我們對所有像韋東奕老師一樣專注前行的“探路者”們。
所能獻上的最珍貴禮贊和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