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以“生命相‘髓’·大愛無疆”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在徐醫附院舉行,慶祝徐州市造血干細胞捐獻突破150例。這場活動不僅是對徐州市紅十字會在生命救助領域取得成就的展示,更是一曲用愛心與勇氣譜寫的生命贊歌。
江蘇省紅十字會副會長、黨組成員吳紅輝,徐州市政協副主席金云女,徐州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康寧等領導參加活動。
捐獻數據彰顯大愛無疆
截至2025年6月18日,徐州市已有151位志愿者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為素不相識的患者帶去重生的希望。這一數字的背后,是2萬多名志愿者的無私奉獻,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從私企經理耿森成為中華骨髓庫江蘇分庫建立以來的首位捐獻者,到新沂市人民醫院醫生葛義強成為江蘇省向歐洲捐獻造血干細胞第一人;從豐縣鄉鎮醫院護士周亮亮成為江蘇省向新加坡捐獻造血干細胞第一人,再到徐醫附院護士譚曉潔成為中華骨髓庫首位骨髓血捐獻者……每一個“第一”的背后,都是一次頑強的生命接力。這些捐獻者來自不同的行業,卻有著相同的信念:用自己的熱血,為他人點亮生命的燈塔!
捐獻故事傳遞生命力量
第150例捐獻者陳國輝是新沂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以前勸別人入庫,總有人說‘你們工作人員怎么不捐’。”陳國輝在現場接受采訪時坦言,“現在我可以說:‘我捐了,而且我比誰都清楚這安全、有意義’。這種‘知行合一’的示范,讓‘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有了最生動的注腳。”
“151例對比千萬級人口基數,還遠遠不夠。我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人加入,讓‘生命種子’不再稀缺。作為紅會人,我常說‘捐獻造血干細胞不是終點,而是傳遞希望的起點’。當越來越多人愿意為陌生人點亮生命之光,徐州這座城市才會更加溫暖。”陳國輝和捐獻志愿者一起發出倡議,“伸出援手,傳遞愛心,用行動為生命續航,共筑愛的長城!”
活動現場,市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深度挖掘捐獻者的先進事跡,繼續講好生命接力背后的感人故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市紅十字會還將深入普及造血干細胞捐獻醫學知識,增進公眾的理解和支持,倡導健康適齡青年踴躍加入中華骨髓庫。此外,市紅十字會還計劃出臺禮遇無償獻血者、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和遺體器官捐獻者系列措施,推動“三獻”(無償獻血、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造血干細胞捐獻)組織體系覆蓋升級、關懷服務優化升級、人道傳播創新升級。
社會共鳴共筑生命防線
活動之前,江蘇省紅十字會副會長、黨組成員吳紅輝,在徐州市紅十字會、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以及地鐵公司相關領導的陪同下,共同參觀了位于徐州地鐵一號線的徐醫附院站“三獻”宣傳欄。
吳紅輝對徐州市在推動“三獻”宣傳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顯著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他稱贊徐州市紅十字會及相關單位能夠緊密合作,創新宣傳方式,有效提升了公眾對于“三獻”事業的認識和支持度,為構建和諧社會、弘揚人道主義精神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參觀過程中,吳紅輝仔細聽取了關于“徐醫附院站”主題設計的詳細介紹,體驗了站內設置的“三獻”知識互動區域,對徐州市在普及生命科學知識、增強公眾參與度方面的創新做法表示贊賞。他強調,這樣的宣傳手段不僅增強了公眾對“三獻”重要性的認識,也激發了更多人參與到這項崇高的事業中來。
吳紅輝建議徐州市紅十字會繼續深化與醫療機構、交通系統等社會各界的合作,進一步拓寬宣傳渠道,利用新媒體平臺加大宣傳力度,讓“三獻”知識更加深入人心。同時,要加強捐獻者的關懷與服務工作,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讓每一位捐獻者都能感受到社會的尊重與溫暖,從而激勵更多人加入到“三獻”行列中來,共同為挽救生命、促進社會文明進步貢獻力量。(來源:漢風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