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六月的風拂過昆侖之巔,國際奧林匹克日如約而至。這個紀念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誕生的日子,承載著人類對“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不懈追求。令人肅然起敬的是,這份追求與東方昆侖山脈的堅韌、以及千年玉文化的溫潤,竟有著穿越時空的精神共鳴。
2008年,北京奧運驚艷世界。那枚象征承諾與權威的“奧運徽寶”,以產自“萬山之祖 萬河之源”昆侖山的和田青玉精雕而成,玉質溫潤而內蘊剛毅。
更令人驚嘆的是,頒發給奧運健兒的獎牌,創新性地采用“金鑲玉”設計——那瑩潤的環,同樣是采自昆侖山的和田美玉!和田玉,作為中國“國玉”,自此與奧運榮耀永恒相連。
這份對和田玉的青睞,不僅屬于歷史時刻。賽場內外,無數閃耀的名字都與之結緣。乒乓球世界冠軍孫穎莎、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名將鄧雅文……這些以拼搏定義人生的奧運驕子,也常選擇溫潤堅韌的和田玉相伴。
鄧雅文在奧運會上首次亮相,就以92.60高分奪冠,領獎時特意戴上了一枚白玉珍珠發簪,她說:“我決定戴上它,它很中國,適合奧運會。”
這不僅是美的選擇,更是精神氣質的天成契合——“如昆侖山般歷經磨礪而巋然屹立,如美玉般千雕萬琢終成大器”,這正是冠軍與國玉共有的靈魂烙印。
奧林匹克精神追求卓越、突破極限、崇尚公平與友誼;昆侖山脈橫亙天地,象征堅韌不拔、永恒守望;而玉文化中“寧為玉碎”的剛毅、“溫潤而澤”的仁德、“化干戈為玉帛”的和諧,無不與奧林匹克的光輝理想遙相呼應。它們共同訴說著:“真正的強大,是內在精神的豐盈與外在行動的卓越。”
添福玉器甄選產自昆侖山脈和玉龍喀什河的優質和田玉,精心雕琢成器,以玉為媒,傳遞昆侖福澤,共鳴奧運精神,“為自己添福,為所愛傳福”。
添一份如昆侖山岳般沉穩堅實的底氣,護佑人生征途;
添一份如奧運精神般追求卓越的銳氣,激勵挑戰突破;
添一份如和田美玉般溫潤堅韌的福澤,滋養身心和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