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智能體框架將實現系統級智能體(小藝)與系統交互的深度融合,讓傳統的“App觸控”體驗轉變到“自然語言交互”。
文 |動點科技
作者|黃塵
排版|Miziko
本文預計閱讀時長6分鐘
近日,HDC(華為開發者大會)2025在東莞松山湖舉辦。這一場大會預示著鴻蒙站在了新的歷史節點上。HarmonyOS 6 將不再是“兼容安卓+換皮”那一套,而是徹底“自建操作系統底座”。這不僅意味著視覺風格與用戶交互的更新,更是系統底層架構、AI 能力、跨端協同能力的全面重塑。大會過后,動點科技從中攫取了五大亮點,供讀者了解華為HDC 2025到底帶來了哪些新變革。
鴻蒙HarmonyOS 6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主題演講中表示,HarmonyOS 6歸根結底就是九個字“更易用、低時延、更開放”。
本屆大會上,華為正式推出了HarmonyOS 6 Beta版,官宣向開發者開放,并官宣了包括智能體框架和代碼工具DevEco CodeGenie在內的、針對開發者的全新服務或功能。
據悉,鴻蒙生態已經逐漸茁壯,搭載HarmonyOS 5的華為終端產品已超40款,鴻蒙應用的體驗也以日新月異的速度更新,累計有9000多個應用參與了70多個系統級創新體驗的聯合打造,目前有3萬多鴻蒙應用和元服務在加速開發、更新。然而,華為官方出版的《鴻蒙開物——終端操作系統破曉之路》一書稱“10萬個應用是鴻蒙生態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成熟標志”,這也是鴻蒙2025年的關鍵目標。而2025年過半,距離目標仍有較大距離。
盤古5.5模型
本次大會上,華為云推出了盤古大模型5.5,在高效長序列、低幻覺、快慢思考融合、Agent等特性上進行升級。
華為云面向企業提供了盤古基礎及行業大模型、預訓練和后訓練語料、數據工程工具集、模型訓練工具集、行業裁判模型、行業評測平臺六大核心能力,通過華為云ModelArts完備的工具鏈和工程化的方法,將企業自己沉淀的數據資產,進行高質量的增訓、微調和強化學習,讓各個行業不必從零打造自己的企業大模型。
此次還發布了基于盤古多模態大模型的世界模型,可以為智能駕駛、具身智能機器人的訓練,構建所需要的數字物理空間,實現持續優化迭代。例如,在智能駕駛領域,輸入首幀的行車場景、行車控制信息和路網數據,盤古世界模型就可以生成每路攝像頭的行車視頻和激光雷達的點云,能夠為智能駕駛生成大量的訓練數據,而無需依賴高成本的路采。
盤古預測大模型則采用triplet transformer統一預訓練架構,將不同行業的數據,包括工藝參數的表格數據,設備運行日志的時間序列數據,產品檢測的圖片數據進行統一的三元組編碼,并在同一框架內高效處理和預訓練,極大地提升預測大模型的精度,并大幅提升跨行業、跨場景的泛化性。
鴻蒙智能體HMAF
智能體正憑借多模態理解、跨工具協同和場景化服務等優勢,快速滲透辦公、出行、教育等領域,推動APP向更主動的Agent形態進化。
鴻蒙智能體框架(HMAF),將打造一個具備自主決策和群體協作能力的全新AI生態體系,推動人機交互從傳統的GUI向LUI全面演進;通過鴻蒙系統入口和小藝分發,讓服務更高效、更連續。智能體和應用、智能體和智能體之間相互協同,終端設備將能夠完成更復雜的任務。
簡言之,鴻蒙智能體框架將實現系統級智能體(小藝)與系統交互的深度融合,讓傳統的“App觸控”體驗轉變到“自然語言交互”。之后,華為海量的移動終端設備作為用戶與智能體交互最直接的入口,小藝則作為全場景終端設備的系統級交互入口將演進為承接、理解和分發用戶意圖的關鍵節點,本質是觸發萬千智能體協同工作的調度系統中樞。
Cloudmatrix384
隨著大模型訓練和推理對算力需求的爆炸式增長,傳統計算架構已難以支撐AI技術的代際躍遷。華為云新一代昇騰AI云服務基于CloudMatrix384超節點,將384顆昇騰NPU和192顆鯤鵬CPU通過全新高速網絡MatrixLink全對等互聯,形成一臺超級“AI服務器”,單卡推理吞吐量躍升到2300 Tokens/s,與非超節點相比提升近4倍。
超節點架構能更好地支持混合多專家MoE大模型的推理,一個超節點可以支持384個專家并行推理,極大提升效率;同時,超節點還可以支持“一卡一算子任務”,靈活分配資源,提升任務并行處理,將算力有效使用率(MFU)提升50%以上。對于萬億、十萬億參數的大模型訓練任務,在云數據中心,還能將432個超節點級聯成最高16萬卡的超大集群;同時,超節點還可以支持訓推算力一體部署,如“日推夜訓”,訓推算力可靈活分配。
盤古具身智能CloudRobo
基于盤古大模型的多模態能力及思維能力,華為云正式發布了CloudRobo具身智能平臺。該平臺整合了數據合成、數據標注、模型開發、仿真驗證、云邊協同部署以及安全監管等端到端能力,提供具身多模態生成大模型、具身規劃大模型、具身執行大模型三大核心模型,加速具身智能創新。面對具身智能領域機器人品類多、傳感器類型多、接口協議多等挑戰,華為云提出了機器人到云的聯接協議R2C(Robot to Cloud),希望與機器人伙伴與行業組織共同打造R2C開放協議。
在此次大會上,華為常務董事、華為云計算CEO張平安重申,華為云不做機器人本體,將把機器人本體交給伙伴。華為云的目標是讓一切聯網的本體都成為具身智能機器人。
注: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本文為動點科技記者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或開白請在后臺回復“轉載”。
- - - - - - - - END - - - - - - - -
*想要獲取行業資訊、和志同道合的科技愛好者們分享心得,那就趕快掃碼添加“動點君”加入群聊吧!群里更有不定期福利發放!
精彩好文值得推薦!
一鍵轉發,戳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