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下午,由上海律協主辦、上海律協仲裁專業委員會承辦的“中國企業‘走出去’:法律風險防控與應對美國單邊制裁”講座在上海交通大學東方會堂成功舉辦。國際著名獨立仲裁員、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國際仲裁學院主席楊良宜先生應邀作專題授課,吸引了150余位來自上海律師界、企業界代表參加本次活動。
■ 活動現場
鄒志強副主任致歡迎辭
講座伊始,上海律協仲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鄒志強致歡迎辭。鄒志強對楊良宜先生擔任講座主講嘉賓表示由衷感謝,同時感謝上海交通大學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鄒志強強調,本次講座旨在提升上海涉外法治服務水平,增強本市律師在護航企業出海過程中應對法律風險控制和復雜國際貿易環境的專業能力,助力上海律師更好地理解國際仲裁規則,掌握應對復雜局面的策略與方法,從而為中國出海企業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法律服務。
楊良宜先生作專題授課
在專題講座中,楊良宜先生深入剖析了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的法律風險,強調掌握涉外業務“數理化”即國際合同法、證據法與仲裁法的重要性,以及制裁措施對涉外業務的深遠影響。楊良宜先生從國際私法、商法的角度,針對中國企業如何應對制裁、關稅等問題提供了實際與策略性的建議,同時結合豐富的實踐經驗,對仲裁地與適用法律的選擇問題進行了詳細解讀,圍繞制裁條文介紹了在信用證與見索即付保函等金融工具、保險與再保險等行業中的應用,并針對性介紹了去美元化的“貨幣轉換條文”的意義,深入淺出地闡釋了國際貿易合同如何應對關稅波動、控制風險等典型法律問題。
這些實例充分證明,中國企業想要成功“走出去”,必須系統掌握國際合同法、證據法與仲裁法這一“數理化”核心能力,方能在復雜的國際經貿環境中行穩致遠。
在提問互動階段,參會嘉賓圍繞中國企業“走出去”過程中所面臨的實務問題踴躍提問,楊良宜先生針對制裁應對、爭議解決等難題給予了全面細致的解答,為與會嘉賓提供了極具針對性和指導性的意見。
龐晶華律師主持講座
本次講座由上海律協仲裁專業委員會干事龐晶華主持。
本次講座圓滿結束,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變革的當下,楊良宜先生的專題授課使參會嘉賓對復雜的國際法律環境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進一步明確了為中國“走出去”企業提供法律服務過程中應對制裁措施的策略與方法。
來源:上海律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